杨延辉(裴琰之)将金鈚箭插在了自己的后脖领子里,扭过头来唱道,
“虽然分别一夜间,
本宫拜谢礼当先,
辞别公主跨——雕鞍,”
杨延辉(裴琰之)高呼一声,“马来!”
马夫走了上来,在杨延辉(裴琰之)的面前,一个弓步,将手中的马鞭递向了他。
杨延辉(裴琰之)一探手,并没有直接去抓那根马鞭,而是用自己的手掌在前方虚摸了两下,就好像自己的面前真的有一匹宝马一般,自己正在用手摸着马的后背。
这一个小细节,就让台下很多懂戏的观众们暗暗的点头,果然不愧是“伶界小王”,细节决定成败。
杨延辉(裴琰之)从马夫的手中接过马鞭,先抬左脚,这是踩马镫,然后右脚高抬,一个转身,这就是上马了。
这就是戏曲的魅力,全都是无实物的表演,但是让你感觉到,骑马就是这个样子的。
杨延辉(裴琰之)“拨转马头”,唱出了最后一句西皮摇板,
“泪汪汪哭出了雁门关。”
接下来就是第四折的过关。
四名辽兵引着大国舅和二国舅上台。
两位国舅都是丑角的打扮。
“领了太后金鈚箭,”
“刀出鞘来弓上弦,”
“番儿与爷关前站,”
“有人过关仔细盘。”
两位国舅带着四名辽兵站在下场门的附近,把守着雁门关的关隘。
上场门的方向,杨延辉(裴琰之)和马夫二人一前一后打马奔着关口而来。
杨延辉(裴琰之)来到台口的位置,一伸手,拉住了缰绳,口中唱道,
“适才离了皇宫院,
夫妻分别好惨然。
将身来在关前站,
把关的儿郎好威严。”
杨延辉(裴琰之)伸手一指,开口言道,“呔,开关!——”
“哪儿去?”
两位国舅同时问道。
杨延辉(裴琰之)非常镇定的说道,“奉了太后将令,另有公干。”
“可有太后令箭?”
“你们站定了!——”
杨延辉(裴琰之)将手中的马鞭递给了旁边的马夫,口中唱道,
“听说一声要令箭,
翻身下了马雕鞍。
用手取出了金鈚箭,
把关的儿郎仔细观。”
杨延辉(裴琰之)走到舞台的中间,两位国舅在他两旁站好,他将令箭亮出,左右一翻,让他们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两位国舅对视了一眼,点头认同的“哦”了一声。
杨延辉(裴琰之)这才将令箭重新插在了后脖领子里。
两位国舅对视了一眼,开口唱道,
“果然是太后的金鈚箭,”
“尊声壮士你快过关啊!”
杨延辉(裴琰之)眼珠一转,看向了两位国舅,开口唱道,
“两国不合常交战?”
大国舅开口言道,“不错,常常交战呐!”
艳艳会(裴琰之)眉头微皱,继续唱道,
“把守关口莫偷闲。”
二国舅也是摆了摆手,说道,“不敢,不敢偷闲呐!”
“倘若南蛮乔改扮,”杨延辉(裴琰之)一招手,喊道,“马来!”
马夫赶紧上前来,将马鞭递上,杨延辉(裴琰之)接过马鞭,一抬腿,就上了马,往前走了两步,眼看着就要出了关门了,他扭过头来,脸上带着嘲讽的笑容,开口唱道,
“无有太后的金鈚箭莫放他过关!”
这不就是得了便宜还要卖乖的典范吗?
等到杨延辉(裴琰之)打马下台之后,两位国舅也是来到了下场门的台口观望了一阵。
“过关的人儿好面善!”
“好像是木易他过了关。”
“番儿与爷关门掩,”
四名辽兵走过来,将雁门关的大门掩上,下台去了。
两位国舅也是往台下走去。
二国舅落后了一步,回过头来,唱道,
“我见了老太后细说一番。”
这是要去告状的节奏啊!
接下来的一折乃是“巡营”。
杨宗保出场,这位杨宗保的扮演者,正是小生表演艺术家姜妙香的重孙子,姜凯。
姜妙香是姜派小生的创始人,当年他跟梅兰芳先生合作了近半个世纪,基本上梅兰芳先生的全部戏目中,不管是新编的,还是梅派的传统戏里,姜妙香都在里面塑造过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就像这一出《四郎探母》里,姜妙香的杨宗保“扯四门”的西皮唱段,经他演唱后,成为流传至今的名唱。
但是,现如今的京剧界,基本上已经把这个“扯四门”给省略掉了,只保留了唱腔唱段。
什么叫“扯四门”呢,其实就是演员在台上唱的时候,边唱边走,由上场门的方向,走到舞台中间,再从舞台中间走到下场门的方向,然后再从下场门走到舞台的中间,连续换了四个方位,这就叫扯四门。
因为这一折的名字就叫做“巡营”,杨宗保是骑着马在营中巡查,而且不光是杨宗保要扯四门,他后面跟着的四名兵士也要跟杨宗保的动作而跟着移动。
但是现在很多的名角儿在演这出戏的时候,在这里,都是四个兵士站在杨宗保的身后,而杨宗保就拿着马鞭,站在舞台的中间,一动不动的唱戏。
这样就失去了这折戏的本意了,跟折子的名字就对不上了,谁家巡营是站着不动的啊。
所以,这一次,裴琰之和姜凯讨论了一下,还是要恢复当
喜欢从戏曲大佬到天王巨星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