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干实事的,比那些只会谈虔诚的和尚好得太多了。
要说道门的贡献从古以来真要说的话,天文学,数学,比如圆周率,甚至还有一定的科学。
照道理来说火药这个东西,还和道士有着莫名其妙的关系。
是真是假就不好说了,反正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来的规矩,剃度做和尚就可以不用交赋税,不用服徭役兵役,还可以不用种田。
全靠香火钱来养活他们,整日都闲着在寺庙里敲木鱼。
李承乾也很担心李正,匆忙来到泾阳,看到这家伙悠闲地嗮着太阳,现在长安多少人为他李正着急,这小子竟然还有这份闲心。
“李正。”李承乾上前招呼道。
“太子殿下,你怎么来了。”
“孤听说那些僧人要在长安举办佛会。”
“佛会?”李正喝下一口热茶,“我听许敬宗说了。”
李承乾狐疑地看着李正,“你怎么一点都不着急?”
“我有什么好着急了。”李正笑着说道:“一大群和尚聚在一起敲木鱼念佛经,画圈圈来诅咒我吗?”
李承乾一时语窒,细细一想一大群和尚聚集在一起,画圈圈诅咒?这确实有些好笑。
“李正,你放心,父皇有意治理寺庙,孤也不信他们的那套。”
“你嗮这么多硝石做什么?”
听李承乾问起,李正解释道:“我闲着没事干,嗮石头玩。”
李承乾笑着,“外面吵得沸沸扬扬,孤还真是羡慕你的这份心性。”
“其实这次来孤有些话想要问你。”
李正翘着二郎腿,摇着手中的鹅毛扇,李承乾这人还是挺实在的,就是有些太实诚了,不如李泰机灵。
李承乾低声问道:“李正,孤想听听你对佛家的看法。”
“佛家啊。”
李正思量了好一会儿才开口,“太子殿下要不要和父皇说一下,这年头的和尚近不近女色不知道,反正出家人不能生孩子。”
“要是越来越多的人做和尚会不会导致生育率下降,人口下降?”
李承乾:“生育率?”
“就是造孩子。”李正接着说道:“若是可以让那些和尚都还俗,可以让多少年轻人回到田地里劳作,可以增加多少的壮丁。”
“自己动手种田可以丰衣足食,何必靠着满嘴忽悠利用香火钱来养活。”
“让茫然无措的人去信佛,而忘了脚踏实地,信佛不如相信自己,信朝堂,相信你父皇,那些做和尚的不地道,还让别人也不地道。真不是个人。”
李承乾听完李正的话,有些诧异,这么一说似乎很有道理。
佛门越加壮大倒是对朝堂很不利。
人口,赋税,徭役,耕种,哪一样不是朝中的重中之重。
李承乾一脸担忧的点头,“你说的倒是在理,父皇也知道了佛门要管一管了。”
李正小声又对李承乾说道:“太子殿下,寺庙有钱,有很多的香火钱,这可是一笔大财,要是你父皇不好下手,交给在下,咱们五五分账。”
李承乾尴尬一笑。
“不分钱也没事,太子殿下,切莫让大唐走了南朝的末路,想必太子殿下肯定比我清楚,萧梁的覆没可不远啊。”
萧梁?李承乾琢磨着李正的话,眼下的形势越发明白。
晚唐诗人杜牧,有一首诗,诗中有一句话,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说的就是南朝的佛法兴盛,其实并没有夸张,还说少了,最高峰的时候有南朝都城就有六百八十寺,李正觉得这句诗有点讽刺的意思,楼台都拆了,全部变成了寺庙。
从南朝延续下来,寺院林立,佛门的影响一直很大。
当然历代帝王中灭佛的人也不少,甚至佛门的危险的明白人也不少。
奈何这历史洪流中总有这么几个二傻子。
南北朝就有个二愣子,萧梁时期,更是从国库里掏钱来修建寺庙,就连都城就有五百座寺庙。
也有了一句很有名的典故,出了南门皆是寺,可见当时佛寺风气之盛。
没有他二愣子萧皇帝的鼎立支持,佛门又怎么会有如今这么鼎盛的局面。
建造这么多的佛寺,一个皇帝让勤劳的中原百姓不去为家,为国做贡献。
倒是都给和尚去修建寺庙了,真是一种讽刺。
以至于南朝越来越多的人信佛,不当兵,不事耕种,劳动力,生产力越发不行。
北朝尚武,天天练兵。
虽然是比哪一方更烂,可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南朝哪里还有军事力量,年轻人都去当和尚了,谁来打仗。
南朝的覆灭和这个有离不开的关系。
李正对沉默的李承乾说道:“太子殿下,佛门可以存在,但是一定管!不能放任他们壮大。”
李承乾苦恼着说道:“说来我父皇也不是很好办,现如今佛门中不少人与儒家子弟联合,还不是你之前得罪了五姓,只是我父皇现在不好下手。”
“太子殿下在这里也让我有些不好下手。”
“什么?”李承乾诧异道。
李正改口说道:“太子殿下还是早些回去吧,今日我会有些忙怕是不能招待你了。”
李承乾也是点头站起身拍着李正的肩膀说道:“李正,你放心!孤一定会想办法的。”
“我知道。”李正一边应付着说道:“天色不早了,太子早些回去吧。”
立政殿,这里的孩子都要叫永嘉公主一声
喜欢人在大唐已被退学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