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绅,字公垂,出自赵郡李氏南祖房,唐高宗宰相李敬玄的曾孙,年轻时和白居易、元稹过从甚密,一起倡导新乐府诗体,代表作为后世耳熟能详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年)他就任翰林学士,与李德裕、元稹一起被誉为翰林三俊。随后卷入牛李党争,作为李党重要人物,历任御史中丞、户部侍郎等要职。
唐武宗会昌二年拜相,四年因中风辞位。
李绅的好友元稹也是李党,而另一位好友白居易却是牛党,但三人的私人关系并没有因为党争受到损害。
李绅与白居易是同年生,但要小几个月,两人都比元稹大七八岁,元稹与白居易有吏部制科考试的同科之谊。
唐代中进士、明经后,通过吏部铨选的制科考试能早日授官。
制科考试名目五花八门,元稹和白居易都参加过多次考试,他们同科的是贞元十九年(803年)的书判拔萃科。
三人中只有白居易没有做过宰相,而元稹的墓志铭是白居易所写。
去年,也就是会昌五年(845年),七十四岁高龄的李绅出任淮南节度使。
在他的治下发生一件轰动一时的事,有人举报江都县令吴湘擅自盗用官家因公出差的“程粮钱”,并强娶治下百姓颜悦的女儿。
李绅将吴湘的家产估价后作为赃款,论其罪当处死刑。
吴湘是柳宗元挚友韶州刺史吴武陵的侄子,李吉甫、李德裕父子都厌恶吴武陵。
议论此案的人声言吴湘冤枉,认为李德裕公报私仇,谏官请求重新审理,唐武宗就派遣监察御史崔元藻、李稠复审此案。
崔元藻、李稠经过复查,回奏朝廷说:“吴湘偷盗程粮钱实有其事,而颜悦是衢州人,曾经任青州牙推官,他的妻子也是士族,情况与初审论罪事实有异。”
李德裕认为崔元藻和李稠论事模棱两可,因私心偏袒没有给吴湘定死罪,二月,朝廷将崔元藻贬为端州司户,李稠贬为汀州司户。
武宗下令对吴湘案不再复审,也不交付有司依法判罪论刑,而是按照李绅所奏将其处死。
谏议大夫柳仲郢、敬晦都上疏论争,均不被采纳。
这件事一直为民间热议,士绅们都觉得不公,对他们来说做官贪污才是正常的,武宗因此杀人实在太严厉了。
但他们不敢议论皇帝,就把矛头指向李德裕、李绅。
牛僧孺手指东方,而李绅所在的淮南就在湖南的东边。
裴度心思敏锐,看到邸报一点就透,立刻明白了牛僧孺刚才动作的意思,就是要以李绅为突破口,拉李德裕下水。
由于李绅已死,根本不可能自辩,所以想如何定案还不是朝廷一句话的事?
牛僧孺终于忍不住支招,可又不愿意破坏自己清正的名声,于是就这样暗示出来。
不过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李德裕、李绅这件事做得确实十分跋扈,即便吴湘论罪当诛,也应该走正常程序明正典刑。
事实上李德裕在独力指挥平定刘稹之后,就有些膨胀了,威势日重,做了很多过分的事,留给对手攻击的把柄。
当今圣人(唐宣宗)后来对身边人说,李德裕在登基大典上每看他一眼,他都感到毛骨悚然,自有其道理。
裴休准备明天就写信给京中好友。
他再次起身用剪刀剪烛芯,等火苗旺了,又坐下来和牛僧孺纵论国事,一直聊到深夜,然后二人抵足而眠,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
在邻院的王居方也睡得很晚,他心里一直惦记太真秘录的事,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按理说胡延德应该这时候动手了。
同一天晚上,七十里外的衡山,已经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按照胡延德的计划,并不打算派五十多人直接突袭隐真岩,那里是刘元靖闭关修炼之处,荒山野岭为了防备盗贼和猛兽,石室周遭也设置了机关陷阱,可以说是易守难攻,这一点在他做客的时候就已经观察到了。
所以他把出击的地点设在隐真岩回降真宫的路上,这样对方就没有了地利。
可是没想到的是,郭弘三人并没有在第二天出发,似乎要等到第三天,胡延德怕王居方怪罪,只得下令强袭,即便对方有地利也顾不得了。
本来他想让自己的弟弟带人前来,但终究放心不下,事到临头又改变主意,最后还是亲自出马。
这时已经是傍晚,胡延德兄弟二人率领手下来到对面的山上,早有监视的下属过来禀报:“启禀两位头领,三个人一直待在洞中,只有那个老头曾经到溪边挑水。”
“确定他们没有发现你们?”
“这个自然不会,我们五个探子都是林子里的猎户出身,这里山高林茂,随便藏几百人都不会被发现。”
胡延德点点头放下心来,只要对方没有察觉,此事就不会有什么波折。
隐真岩后的树林里都是机关陷阱,黑灯瞎火对方也无法从那里逃脱,他下令撤回远处盯着的哨探。
天色暗下来,对面的石室内透出灯光。
胡延德一挥手,带领手下从草丛中摸过去,涉水靠近了隐真岩下的石室,悄悄从三面包围。
他必须速战速决,如果等到天完全黑了,就只能打起火把,那样在黑夜中过于醒目,完全失去了突袭的效果。而且对方一旦逃脱,火把反而会提醒自己的方位,很难追到人。
唐宋时
喜欢神机道士在大唐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