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守将叫佟翰邦,官职副总兵,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黑脸汉子,此时正在城墙上巡视城防,锦州投降的消息,像是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头上,眼中所见的军士,脸上也都有惊恐之色,谁都知道,锦州之后,建虏下一个攻击的目标就是杏山和塔山了。
塔山是关内外交通的咽喉,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明宣德三年,为了防范蒙古残余势力的不断侵扰,加强辽东防御,于曹庄、汤池之北置宁远卫,就是后来的宁远城,统五千户所。后又于塔山设一千户所,以为哨戒。宣德五年建塔山城,城墙长约三里一百八十四步,高二丈五尺,设三座城门,南为海宁门,西为安平-门,东为义仓门。嘉靖四十二年,为了因应建虏的崛起,重修塔山城,在原基础上复又加高三尺。广宁战役后,兵部尚书孙承宗曾亲自出关视察,在塔山驻军,制定防御战略。
因此塔山城防还是相当坚固的。
除了明清之争,前世里,塔山还曾经发生过一场著名的,决定了整个东-北命运的阻击战。
塔山城墙虽然高大,但城池小,驻军只有三千人,加上居民也不过一万人。
松山之败后,吴三桂等败退的总兵已经撤回宁远,一边收拢败兵,一边修整,塔山周围只有辽东督师范志完的五千标营,但这五千兵马都是临时征来的弱兵,有事根本指望不上,因此佟翰邦一边加固城防,一边向辽东督师范志完紧急求援,希望能从山海关和宁远调兵来救。
相比自家的塔山,佟翰邦其实更担心前方杏山的情况。
杏山距离塔山二十余里,锦州投降后,已经成为对抗建虏的第一线,松锦之战时,建虏大军围困松山,为了断绝松山的粮道和隔阻明朝的援兵,在松山和杏山之间挖掘了大量的壕沟,并用重兵防守。松山投降之后,建虏将壕沟逐渐填平,而锦州投降后,建虏再无后顾之忧,可以大举进攻杏山了。
杏山守将叫吕品奇,别人不了解,但佟瀚邦却知道吕品奇并不是一个忠勇之人,一旦建虏兵临杏山,吕品奇很有可能会弃城逃跑,甚至直接投降建虏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佟翰邦忧心忡忡,除了向后方求援,还要不停的派出探马,探查杏山的情况。
探马刚派出,马绍愉就到了。
听说马绍愉带来了圣旨,佟瀚邦非常吃惊,心想难道皇上已经此间的危急了?不可能啊,锦州投降的军报刚刚发出去,顾不上多想,佟瀚邦急急下城楼。在城门口,他遇上副将蔡阔宪、游击刘思康、都司崔定国、备御王奇龙等文武官员。众人一起去接旨。
因为是密旨,马绍愉没有朗读,只交给佟瀚邦等人看。
众人看完圣旨,都是惊喜,尤其是佟瀚邦,万万没有想到,皇上居然要他们撤退。
大明朝三百年,从来没有主动放弃过任何一个城池,守将丧师败地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下狱论罪,所以即使情势危急如此,佟瀚邦的脑子里面也从没有想过“撤退”两字。
“圣上英明!”
佟瀚邦声音有点哽咽,作为前线将领,他清楚知道,杏山塔山实在是已经不可守了,两地距离锦州八十里,建虏得了锦州之后,粮草转运不再是问题,不需要攻城,只需把两地围起来,就可以困死杏山和塔山,而朝廷根本派不出援兵。
“佟协镇赶紧准备,本官还要去杏山!”喝了水,吃了一点东西,马绍愉的精神稍微恢复了一些,不过他不敢有丝毫松懈,杏山才是他此行的终点。
“末将随大人一起去!”
佟瀚邦把撤退之事交给副将蔡阔宪等人秘密处理,然后带了一名年轻小将和一百精骑护送马绍愉前往杏山。
出城时佟瀚邦问:“大人,圣旨上说请吴总镇派军护送,末将怎么没见到人马?”
吴总镇,指的当然是宁远总兵吴三桂。总镇是对总兵的尊称。大明总兵官职很特别,同为总兵,但品级却不同,有一品总兵官,也有三品总兵,像佟瀚邦是副总兵,不过却只是从三品的品级。
“吴总镇正在整军,随后就到。”马绍愉回答。
佟瀚邦没有再问,但对吴三桂是否会真的派军援助,心里却是存疑的,在辽东这么多年,对各个总兵的脾性,他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吴三桂虽然勇猛,但这一次受创颇重,跟着他从松山逃回的精锐,连一半都不够,而且都是被建虏杀破了胆的败军,短时间恐怕没有跟建虏再战的勇气。虽然不敢公然违抗圣旨,但吴三桂出工不出力,只派出少量兵马应付差事,是很有可能的。
这一点,马绍愉比佟瀚邦更清楚,不过他不能和佟瀚邦明说,免得丧了佟瀚邦和前方将士的斗志。
马蹄急急,一行人簇拥着马绍愉直奔杏山而去。
“不好,有建虏侦骑!”
快到杏山时,前方忽然发现了敌情,五六个建虏轻骑出现在前方,两方相遇,先是一楞,随即建虏轻骑拨马而走。马绍愉是文官,胆子本来就小,听到建虏两字,吓得差点从马上摔下去,心想难道杏山已经失守了吗?佟瀚邦却不慌乱,立刻命令:“定方,干掉他们!”
“是。”
一名年轻小将纵马而出,只见他搭上弓箭,嗖的一箭射出,将逃的最慢的那名建虏侦骑射于马下。
众军轰然叫好。
建虏兵精于骑射,所用战马又是上好,先天上明军骑兵就处于弱势,像这样一箭射出八十步,将对方侦骑射落的
喜欢崇祯十五年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