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
柳兴旺想想就觉得荒唐,“小海是我看着长大的,他哪会制茶啊?”
肖红霞却非常肯定,“昨天就他来过茶场,下午晒青、浪青的时候,我还在场瞧着呢!”
柳兴旺听着内心动摇了,“难道这乌龙茶真地是小海制作出来的?”
贾承福瞧了半天没有看明白,“你们说的小海是谁?这极品乌龙茶是他制作出来的?你们之前不知道他会制茶?”
柳兴旺仍然觉得匪夷所思,可又没法反驳肖红霞的话,“小海是我堂弟,他之前在京都工作,最近才回来,我从来没有见过他制茶,所以我不太确定这极品乌龙茶是不是他制作的,不过看样子很有可能是他了!”
贾承福大为意外,“你的堂弟?那年纪应该比你小了,居然能独立制作出极品乌龙茶?”
柳兴旺颇有些与有荣焉,再带着几分责怪,“我那堂弟还没三十岁,只是他隐藏得太深了,我这做哥哥的都才知道他会制茶!”
贾承福心中就更加好奇了,“你那堂弟在哪?能请过来交流制茶的技术吗?”
柳兴旺指着半隐在云雾里的天元峰道,“贾师傅,看到那座最高的山峰没,我堂弟就住在那座山上,您要是想见他的话,我到山上去把他喊下来!”
贾承福望着苍翠的青山,心里生起一股游性,想畅游九峰山,“我们自己上山去见你堂弟吧,反正第一次来九峰山,就当做旅游好了,也免得他下山跑一趟!”
柳兴旺想到自己一下车,就把贾承福拉倒了茶场,确实有点操之过急了,“贾师傅,我太心急了,没带您转转,就把你给拉到茶场了,那我给你当导游,到九峰山好好玩玩!”
茶场在石牛峰。
柳兴旺领着贾承福爬到山脊。
贾承福站在山脊上眺望石牛峰,山峰就像是一头卧着的牛,牛肚的位置是九峰山茶场,而牛头的部分就是沟儿村了!
两人接着往上爬到朱雀峰,再翻过朱雀峰到天元峰下。
杂门里。
柳沧海泡了一壶秘制乌龙茶,骑着青牛读着《论语》出门。
这头青牛也很奇怪,喜欢吃人长在迹罕至处的青草,专门往山里各种险峻的地方跑。
柳沧海骑着青牛走入了天元峰更深处。
柳兴旺带着贾承福游山玩水,用了两个小时才爬到落日崖,可是杂门院子里却没有人影,“看来小海是出门了!”
贾承福却抬头望向了山顶,山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柳沧海之前读的时候,觉得掌握了字面意思,就是领悟了《论语》。
可随着他一遍遍反反复复地读着《论语》,慢慢地对其中的内涵有了更深的感悟。
第一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第二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第三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同样是孔子认为的君子应该具有的气度与修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句话语意重点并不在“学”字上,而在“习”字上,习是实践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学习如果能经常实践它,那不也是很快乐的么?
“学”固然是快乐的,但实践所学更能让人快乐!
这和某位伟人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有异曲同工之妙!
北宋宰相赵普半部论语定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事必决于《论语》,也说明了读书的深度比广度更重要!
山坡上青牛吃得欢。
柳沧海读懂了妙处,浩然正气和读书声共鸣,从天元峰深处犹如佛陀的雷音一般,向四面八方传开。
贾承福竖起耳朵听了很久,望着云雾笼罩的山巅满脸震惊地道,“小柳,你有没有听到读书的声音?”
柳兴旺对这声音是在熟悉不过了,“听这声音应该是小海了!”
贾承福满脸震惊地道,“你堂弟柳沧海?制作极品乌龙茶的那位?”
柳兴旺笑着道,“是他了!错不了的!”
贾承福回想刚才的经历,啧啧称奇地道,“这也太神奇了,他在那山巅读书,咱们在半山腰,可听着这读书声,就像是在耳边响起,那寺庙里的钟声也没这样的妙处,宛若神仙中人!”
柳兴旺突然发现自己其实对柳沧海了解得很少,“山里的大树很多,枝繁叶茂,声音传不了多远,但是小海的读书听着不大,相隔得又远,咱们还能听得这么清晰,的确很神奇!”
贾承福用带着遗憾又带着几分振奋的语气道,“这座山太大了,上面又云雾萦绕,看来我们是找不到你堂弟了,不过听到了这读书声,也不枉我们跑上山一趟啊!”
空山不见人,但闻书声响。
柳兴旺、贾承福在落日崖逗留了一会儿就下山了。
柳沧海一直待到夕阳西下的时候才骑着青牛从山林里回来。
孟翰林整整三天都在九峰山采风,画了几十副画,终于画出一副自己满意的作品,信心满满地下山,找了一家书画装裱店把自己的画装裱起来。
三年不鸣,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孟翰林隐藏了这么多年,只待明天在众人面前一鸣惊人,让这群庸人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天才!
柳沧海
喜欢山涧之三教九流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