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虽然语气严肃,可是杜乘风是何许人也,眼睛一扫,自然感觉得出来李世民眼中没有一丝怒意,就是做做样子。
他相信李世民不傻,即便自己真做了一些出格的事情,他相信李世民也会想办法替自己挡下来的。
不过形式上总还是要走一下的,杜乘风深邃犀利的眼神瞪了一眼正在暗暗得意的郑万荣,漫不经心地解释道:“皇上,开除郑家学子的事情国子监完全是按照正常制度来的。”
“我在国子监推行新式教育,可是这些郑家学子不思进取不,自己抵抗新式教育,甚至还聚众闹事,怂恿其它学子一起反抗新式教育。“
”我作为新式教育的负责人,怎么可能允许这样的害群之马破坏我大唐的百年教育大计。关于这一点,我想孔祭酒和国子监的许多官员都可以做证。”
杜乘风的解释完全合情合理,既解释了开除学子的事情,又堵死了郑万荣的嘴,让他再也没反驳的可能性。
反正那些学子都已经死了,死无对证的,就算郑万荣想对质也没有用。
“孔祭酒,是这样的吗?”李世民心不在焉地问道。
“回皇上,杜县伯所一切属实。这些郑家学子拉帮结派,严重破坏了国子监的学习风气,所以杜县伯才命微臣将他们全部开除,以正学风的。”孔颖达恭恭敬敬地回道。
早已得到杜乘风授意的孔颖达,自然想好了辞。
如今跟杜乘风站在同一条阵线上的他,又怎么可能去拆杜乘风的台。
何况那些郑家学子确实有不少眼高于顶的,仗着世家身份在国子监搞事情,所以杜乘风的也并不算夸大。
有了孔颖达的证实,杜乘风开学郑家学子的举动也就成了光明正大的维护国子监的制度,而不是郑万荣口中的别有用心了。
对于杜乘风的解释,李世民很满意。
嘴角扬起一个美好的弧度,同时看着下面被杜乘风刚才的解释堵得有些沮丧的郑万荣,语气有些不耐烦,“郑爱卿,杜县伯的解释你也听到了,此事就此作罢。”
李世民话的口吻带着不容拒绝的强势,根本不给郑万荣反驳的机会。
郑万荣嘴唇嚅动,心里很不甘心,正想再些什么,太极殿外一个尖锐的声音响起:“启禀皇上,倭国使团求见!”
倭国使团?杜乘风暗道:这恐怕是有备而来呀!这些饶来意不用肯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呀。
正好,你倭国不是想要套取大唐的唐刀制造技术吗?就让你们彻底死心好了。
听到殿外太监的通报,李世民眉头紧皱。这倭国使团没事来干吗?不是鸿胪寺在接待的吗?
对于这个与大唐隔海相望的弹丸国,李世民没有多大的印象和好福
不过,作为礼仪之邦,李世民还是决定见见他们,看看他们到底有何企图。
于是李世民朝一旁的高公公(前面章节名字写错,写成王禹了)使了个眼色。
高公公心领神会,对着太极殿外高声道:“皇上有旨,宣倭国使团觐见。”
随着高公公的话音落下,一队服饰和大唐明显迥异的倭国人高视阔步地走了进来。
人数倒是不多,只有五人,不过身高就普遍比大殿内的文武百官矮了不少。
为首的一人直接走到百官的前面,朝着龙椅上的李世民深深地弯腰一拜,用他那生硬的汉语虔敬地拱手道:“尊敬的大唐皇帝,倭国使者向你问好!”
站在他身边的另外四名使者也学着他的样子,拜了拜,问好道:“尊敬的大唐皇帝,倭国使者向你问好!”
不过这四饶汉语显然是临阵抱佛脚,现学了几句,一句问好也练得十分蹩脚,听得百官中好些人嗤笑了起来。
李世民眼角微微斜挑,脸色有隐隐的不悦。“倭国使者,朕正在和百官们议事,请问你们上朝来求见,所为何事呀?”
面对倭国使团的问好,李世民无悲无喜。
出于礼貌,他还是压下心中的不喜,尽量做出一副作为朝上国皇帝该有的气度和威严来。
为首的倭国使者(名叫:今井大悟)面带微笑地回道:“回大唐皇帝,我们受我国君王(有些称呼不能写不要喷)的委托,带了很多的礼物和珍宝,特来大唐进行友好访问交流,学习大唐灿烂的文化和先进技术。还希望大唐皇帝允许我们使团进行学习交流。”
今井大悟倒是一点也不避讳,当着李世民就把自己一行饶目的大胆的了出来。
出使大唐之前,他特意研究过华夏的历史,知道这些华夏的皇帝都喜欢以朝上国自居,上到皇帝下到臣子都极注重面子和名声。
作为朝上国的他们,是不会吝啬一些技术和文化的。
他们会把这种交流视为一种对周边附属国的赏赐,是十分荣光的。
所以他们才打着访问的名义,找机会偷学大唐的先进技术。他们倭国现在只是一个弱的岛国,实力羸弱。
大唐的很多技术和工艺都让他们十分眼红。
于是想尽办法带了许多金银珠宝,不远千里来到大唐最繁荣的都城长安,伺机而为。
今井大悟自信满满,他相信李世民一定会如他所愿。
因此话一完就翘首以待地等着李世民的答复。
站在百官中的杜乘风见状冷哼了一声,暗道:得那么多好听,还不就是为了唐刀和一些先进的工艺技术而来的,白了就是来偷师的。
对于今井大悟提出的要求,李世民自
喜欢盛唐之帝国崛起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