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侯爷难得走在大街上还能行侠仗义一次,不免就要多问几句。这东街李家是个什么来头,又为何要买童养媳?
人家不止救了他女儿,还出面作证,叶常安心存感激,有问必答。
“李家只是寻常百姓,以开胭脂铺为生。”
方小侯爷漫不经心的哦了声,不甚在意。他这等金尊玉贵的公子哥儿,哪里懂得民生疾苦?
叶锦夕便解释道:“上清县内胭脂铺不少,但最为出名的,便是东街李掌柜开的那家。他家的‘锦燕支’,乃上等胭脂。寻常胭脂也就二钱银子,‘锦燕支’却要二两银子才能买到一小盒,惯来只有大富人家才消费得起。”
简而言之,就是富贵妆。
“李家靠着‘锦燕支’积累了不少家底。也正是为了这份家底,李夫人才费尽心机。”
自从那次叶青青跑回娘家,要将她送去李家做童养媳,事后叶锦夕便向赵氏打听了李家的状况。
“李夫人是继室,原配还有个儿子。为了争夺家产,她挑拨离间,让丈夫和原配的儿子离了心。眼看着万贯家财就要落入自己手中,不成想一次发烧让她儿子成了个痴呆儿。多少名医就诊无果后,李掌柜渐渐对这个儿子失望,又开始重视起书读得不错的长子。李夫人感到了危机,这才想了这个法子。”
给儿子买个童养媳,早些生个孙子出来,悉心培养,还能争一争。
可这个童养媳不好买。
首先,年龄要合适,最好是娶回来就能洞房。但这个年龄的姑娘,差不多已经定亲。没定亲的,出身都不可能太差。这样的人家,那是肯定不会把女儿嫁给一个傻子的。所以,只能降低要求。
十二岁最合适。
买回来,养个一年半载也就差不多了。
叶锦红刚好满足这个标准。
赵氏猜想,她们先前看中叶锦夕,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来女儿被退了亲不好嫁人,傻子配弃妇,谁都别看不起谁。二来他们家有两个读书人,将来有望考取功名。两家成了姻亲,作为舅子的叶鸿远和叶鸿飞肯定会帮着李夫人的儿子。免得她家那位大公子将来报复,她无力招架。
当然,这些事就没必要向外人解释了。
方小侯爷听完后若有所思。
豪门权贵之家争爵位,寻常百姓家争家产,性质差不多。用的手段,却是一样的见不得人。
他那位表弟向来不食人间烟火,一副目下无尘高岭之花的模样。今儿个却少见的撺掇他走这一遭,去管民间闲事,八成也是从这小姑娘先前诱供那大汉的言辞中猜出了个七七八八,让他见识一番什么叫做世态炎凉人心不古。
明白这一切后,方小侯爷颇有些郁闷。
他看起来真的那么单纯没长脑子么?怎么一个个的都觉得他娇生惯养不懂人心险恶?先是他老娘,借着探亲的由头将他一脚踢出家门,美其名曰历练。他老爹更好,直接下了令,不满一年不许回京。
要不是堂堂侯府规矩森严,没有抱错孩子的可能性,他都要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那两位亲生的了。
沧州其实挺不错,虽然比不上京城繁荣昌盛,倒也物阜民丰,还可以出门四处走走逛逛,体验体验地方风土人情。就是缺个‘知己’,未免有些孤单。
大表哥谢環身体不好,一年大半时间都卧床养病。谢瑛呢,天生闷葫芦,无趣得很。剩下那几个呢,又太小,基本都呆在家里念书。他想出门逛逛乐子都找不到人,都快发霉了。今儿个中秋,他好不容易才把谢瑛给拖出来,本来想去逛逛戏园子,听个小曲什么的,却半路摊上这事儿。那小子更是借机给他上了一课,自己则光明正大的溜走了。
他上辈子到底造了什么孽,才会摊上这么一群亲戚?
方小侯爷在心底腹诽了一路,难得的安静了一回,直到来到县衙门口。
……
赵氏拜访李宅,原本是守株待兔。人带回来,李夫人是肯定要亲自看看的。到时候,为了给自己开脱,李夫人定要将此事说成是个误会,而且还得客客气气的让她把叶锦红给带回去。有她这个长辈在旁边跟着,叶锦红的名声就不会有损。
却没想到,先等来了官兵。
李夫人一见叶家人登门就知晓事情已然败露,在心中暗骂叶青青没用,这么点事情都办不好。幸亏她做了两手准备,到时候上了公堂她也能置身事外。
她一面跟赵氏寒暄着,一面想着要如何下逐客令。
然后就有下人慌慌张张的进来,满脸惊慌失措的说,衙门来人了。
**
胡氏是会赶牛车的,她带着叶鸿飞和叶锦丽回到兰溪村的时候,已近中午。
正从牛车里卸货呢,叶老太出来了,竟少见的没对满车的绸缎布匹发表什么意见,神色夹杂着些急切。
“怎么就你们几个?老三他们呢?”
胡氏瞥她一眼,心道老太婆够狠毒的,居然真敢联合女儿干拐卖人口的勾当。
“哦,三弟妹她们绣的荷包手帕还没卖完,三弟便等她们卖完一起回。锦丽太小,跟着不方便,就让我先送回来了。”
回来的路上,叶鸿飞就嘱咐过妹妹,不要乱说话,更不能提二姐姐的事情。小丫头虽然贪玩好动,但还是很听话的,乖乖的点头答应了。这会儿虽不懂大伯娘为何要撒谎,却也没插嘴。
叶老太闻言则是一惊,“锦红和老三他们一起的?”
“对啊。”
胡
喜欢农门小弃妇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