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日晨间,天将放明,暗色的苍穹下,是急促的马蹄车轮声,无人的长街之上,车头遥遥微微的灯光一个接着一个,在皇宫门前串成入朝之火。
顾清玄阖着眼帘,在颠簸的马车中安坐如常,问:“殷大夫,你听到了吗?”
殷济恒感知了一下,但除了急促的赶路声就没有别的了:“没什么特别的呀?顾贤弟你听到了什么?”
“哭声。”他道:“很多的哭声,女人的,孩子的,老人的……有的人死了再无声息,有的人饿得奄奄一息,他们在呻吟,在求救……他们向这里涌来,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世上最繁华之地,他们向往长安,比我们更向往长安……”
殷济恒以为他是在装腔作势,故意不理,顾清玄睁开了眼,道:“这就是顾某在商洛的所见所闻,也是殷大夫你将见到的……”
殷济恒想想,算了算日子,笑道:“是啊,看来接下来这些日子长安令尹有得忙了。”
顾清玄从广袖中掏出一叠文书,交到殷济恒手上,道:“等下就把这些交给你的监察御史们吧。卢远植今日定然会上书给陛下,可以正式接济灾民了,卢远植陈情表示忧国忧民的时候,大夫你就做点实际的,把这个统筹呈给陛下,这上面是长安洛阳两城所筹的善款,可解一时之急情。”
殷济恒接过东西来看,应承道:“好,就按贤弟说的办。”
到御史台官署外了,不远处便是皇宫东门,但是他得先下车了,因为他此时只是御史台一七品主簿,连上朝议政的资格都没有。
顾清玄坦然下车,他对御史台也是熟门熟路,然而他并没有马上去那门前等着开门署事。
他往东边走去,在御史台东侧,与之毗邻的就是一国之相日常处理政务之所在——政事堂。
这里离皇宫最近,也离至高权位最近。
在政事堂大门外稍稍驻足,他眉目一抬,在稀薄的晨光下浅浅一笑,一拂袖手肘往后撑着背脊,直直继续前行。
顾清玄,回来了。
……
在顾清玄去往北城门口时,金殿上朝议正盛,陈景行终于见到了关于各地灾情难民情况的禀呈,堆了龙案一半的位置,朝廷上下如梦方醒。
卢远承接着呈上所谓卢远植亲笔所写的万言书,司礼太监在金殿之上朗读出来,一文诉尽民生之艰,及国库空虚之难,为万民请命。
这是顾清玄送给卢远植的礼物,而他送给殷济恒的倒枯燥得多,却是最能让人为之振奋的——筹款账册。
陈景行听万言书听得头疼,后来一看殷济恒所呈立即清醒过来:“好啊!好啊!殷大夫能筹得这么多善款,真为朕解了难!这是于社稷有大功啊!不过……”
他审量着手里的折子,思量道:“朕看这折子上的统账方式好似十分眼熟……”
殷济恒没法,只好实言以禀:“回禀陛下,老臣正想启奏陛下,这份账目并不是出自老臣之手,是一年前辞官的前户部尚书顾清玄所统算的,且洛阳的善款大多是顾翁所筹。”
“顾清玄?”陈景行这下便清楚了,“顾清玄,回来了?”
殷济恒愣了下,回道:“是的,顾翁于此有大功,又不好高位,一心为朝廷献力解时运之难,刚入了御史台,暂任正堂主簿。”
百官中有了窃窃私语声,陈景行看着手里的折子,咳嗽了下止了杂音,神情莫测,只褒扬了顾清玄几句没有多言其他,把大部分功劳还是算在殷济恒与卢远植头上,大肆夸奖,让卢远植主持赈灾,让殷济恒主持筹款。
整个早朝,卢远植都没有露面,因为他已经去了他该去的地方。
北城门外,难民在与官兵纠缠,官兵在限制进城的难民人数,而卢远植早早就到了,特意穿得很朴素的他,在众人拥护下挤了出去,于城门脚下,即刻搭起了粥棚、营帐,安置难民。
他甚至拖着病体亲到粥棚前为灾民发放各种救济物资,耐心安抚他们的情绪。
然后他的手下有意无意地向灾民百姓透露这是尊贵无比的相国大人,让民众对他又跪又拜的,敬佩爱戴他,宣扬他的美名。
顾清玄来这之后,就没有凑他的热闹了,只在城墙上俯视着这一切,眺望远处不断涌向长安的人影。
洪洛天不屑地瞥一眼下面的卢远植,问他:“看着别人拿着你筹来的银子做善事,是何感想啊?”
他疏朗一笑,道:“他这戏作得不够好,要是我,定能更感人些。”
一旁的顾清桓也笑出来,洪洛天依旧没好气地讽他:“你们这些当官的呀,说是对世人演,其实都是演给皇帝看的,朝堂百官,不过是天子家中养的优伶。”
顾清桓不笑了,感觉有些复杂,顾清玄倒不介意,只道:“清桓,以后要好好当官,让你洪伯父看看,我们这些官场优伶是怎么把这天下富贾巨商吃干抹尽的。”
顾清桓一转眼,见洪洛天的手抬了起来,像要把顾清玄推下城墙一般,连忙劝阻,挡在他们两人中间。
顾清玄瞪了洪洛天一眼,转身就走,对跟在后面的顾清桓道:“就让卢家人抢风头去吧,他们瞎折腾,我们刚好能行事,还有几天就是春闱了,你董伯父那里已经安排好了。”
顾清桓心里其实是有点紧张的,感觉有什么放不下似的,回道,“好的,父亲。”
……
三月五日,一年一度的春闱入试终至。
考生们在前一日就入了试
喜欢一品锦卿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