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之接着说道“不用说那些饮誉遐途的传统商品,即是内地贱菲无足轻重之物,载至番境,皆同珍贝,是以沿海居民,造作小巧技艺,以及女红针线,皆洋船行销,岁收诸岛银钱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故而只要朝廷大力支持航海贸易,不但能左右东洋南洋市场,而且必能在国际番邦诸国中继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林羽之又道“只要输入我朝的商品不超过输出,这是不会使国朝丧失什么的。大量的商品输出,不但可以刺激我朝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改进生产工具,而且可以通过航海贸易直接换回大量金属货币,以增加我朝商品的流通,不断地扩大再生产。这本来是对发展国朝民生大有益处的美事。”
“羽之说的这些,我怎么都听不明白?羽之到底想说什么?这是于国于民的好事吗?”蔡冒对林羽之这种类似于现代的表达语言,实在难以理解,发问道。
“不瞒仲明兄,我已安排手下人员,在京郊种植我们上次购得的粮种,我有预感,这粮种必能种成,则粮食产量将能大幅增长。促进我朝发展的良因,羽之浅见:一为民生之基础是为粮,二是民富之基础是为商。如果能解决好民生的粮食问题,让我朝贫苦大众都能吃饱穿暖,若想再谋求发展,就需从商贸流通入手了。”林羽之接着说道。
蔡冒皱眉道“羽之直说海贸便可,休再言其他。”
林羽之知道自己说的有点过了,有些事情并不是自己现在该操心的。接着又说道“仲明,只去想,我们拿着10两银子的货物,运到番邦之处,转这么一圈,销售出去,再回来时,就能换回在我朝价值100两,甚至更多的物品回来,你说此事于谁更有利?此商贸为更多人所为,贸易流通可为我朝民众换回更多利益,我国朝也能增加税收,为国创收。此其为最简单和最明显之作用,至于更深层的东西,那就不是此时羽之所能窥探的到的了!”
其实林羽之哪里是不知道,在自己原来的时代,就有过类似的历史,如果闭关锁国,禁止海外贸易,弊端则十分严重,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后果不堪设想。堵不如疏,这也是林羽之操作海贸之事的最终原因,以前车之见,免重蹈覆辙。尽自己最大之可能,只望能改变国朝对海外贸易之看法,避免锁国之事在未来发生。
林羽之并不知道的是,自己之后种种的举措,致使大雍朝木帆船制造业发生巨大的推动和改造。而与之同期,西方的造船行业也在本国政府的全力支持与先进科技的推动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如西班牙,就率先拥有1000艘欧洲标准的商船,后来的荷兰,被誉为“海上马车夫”的造船业跃占世界首位。而此后迅速崛起的英帝国,则更以其一支多得数不清的舰船队,在世界各大洋横冲直撞,锐意扩张。
在船体结构方面,欧洲的“夹板船”,异军突起。其坚固程度比之大雍朝木船高出许多。创造出既有强大采风驱动力,又能在各处风向下使用的“克拉维尔”帆,以后又制造出著名的飞箭式多檐大型远洋快速帆船。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后百年英国工业革命后,随着以钢铁为船壳,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的问世,世界航海业揭开了划时代的新页。在这种东西方航海力量此消彼长的强烈对比下,中国的中小型传统术帆船在总数量与总吨位上虽仍有一定的实力,站在整个世界航运界来观察问题,这种“实力”或“发展”已成了“昨日黄花”。
而这一切世界发展情况,此时的林羽之是丝毫不知的,自己只是一个困守京城的书生罢了,并没有太高大的志向,只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试探前行。
有一句话说人生无处不相逢,这真的是一句富有魔性的话语,正如评书者所云:无巧不成书,现在就有那么一桩巧事。
荣景帝继自己上次微服出宫,满意而归后,在勤政之余,也多有再次出宫了解民情的心思,却一直未能成行,不想今日一出宫就又见到了岳麓书院的两位才子,在此畅谈海贸之事。
荣景帝上次微服出宫,仅是在雅室之中,并未细观此二人,只隐约记得这个林羽之异常俊朗,这次也是通过他二人交谈才知二人身份。观此二人俱是仪表堂堂,fēng_liú俊朗,英姿卓越,气度不凡,林羽之相貌更是出众。荣景帝心里腹诽,如此子确有真才实学,会试表现优异的话,点个探花及第也算是一桩佳话。
荣景帝侧耳倾听了半天,关于他们说的要弄个船出海这件事儿,荣景帝感觉都是小事情,一艘船两艘船的出海贸易之事,在自己看来不会有什么影响。
关于海贸之事,朝中众臣工各自意见不一,也多有争议,父皇一朝关于海贸多有反复,也是时事所致,也是在总结经验以图改进。自己关于此事心中也有一些计较,因自己也更倾向于拓展海外贸易,但朝中很多先朝臣工老臣,据依照前朝旧例,有很多反对改革海贸之声。所以此事现在还是依照旧例,自己也并未腾出手来贸然处理此事,还需要时间和契机。
但对于林羽之一语而带过的粮种种植,反而听进了耳中。没想到此子竟然还关注民生种田之事,还亲自安排购买粮种种植,此心殊为难得。须知国朝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种植乃为民生之重中之重!听其口气好像很看好此粮种,自是不论此粮种产量如何,此份为民
喜欢林羽之穿越日常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