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和五年的农忙之后,邯郸近畿又进入大兴土木的时期。
受封赵王已有几年的燕北在收到孙氏出逃海外的消息后才终于找到一点近似高枕无忧的感觉。这倒不是说孙氏对赵王的威胁有多大,实际上孙氏一直以来对赵国都没有什么威胁,不过是割据一地的小诸侯罢了,恰恰是因为他们人畜无害,才让燕北觉得逼走他们是一件好事。
江东毕竟地处东南,而燕氏的主要敌人刘备与曹操则位于西南,两面作战对辎重运输带来的压力极大,如今孙氏兵败流亡海外,意味着扬州重归中原治下,燕氏又多了一个后方产粮的州域。
扬州种米很好,虽然东南一直以来没有多少百姓,也比不上中原交通便利,但因多年无大战事,州中百姓务农不曾发生像北方很多地方因战事导致田地荒芜的事,故而扬州粮食产量甚至可以比拟中原。
这便为燕氏形成了司州补给益州马超、赵云军;扬州向荆州张辽部以水路输送补给、兖州西部与荆州北部向张颌军输送补给的辎重运筹,进一步减轻赵国压力。
今年燕北照例派出两支军队,一支是已经有出塞经验的太史慈部由幽州出关,沿途稳固亭塞,向西征讨步度根;另一支便是麹义所率的征西域军,肩负着收拾宋建与带张鲁以道教西传的使命进入凉州,向西域进发。
这才不过刚走了俩月,陈群便已经在凉州向燕北接连送来四五封书信,坦言凉州辎重压力极大,希望能减少对赵云部的补给。想来也是,凉州原本便是苦寒之地,即便归属燕氏后,朝中也没有能力在凉州做出太大改变。陈群能够管辖好汉羌杂居的凉州刺史部便已实属不易,凉州本土的百姓饭都吃不好,他又能从哪里弄来供给麹义军西征的粮食。
凉州最多只能担当粮道的责任,兵粮的出处,还是要靠司州的屯田。
其实汉朝最早出现屯田的地方是伏波将军马援屯兵凉州时的军屯,不过如今早已衰败,就算供给凉州各地的郡兵尚且有所不足,更何况麹义的征西军呢?如今赵国所拥有的屯田真正成规模的仅有一处,那就是过去最富庶的关中之地。
最早燕氏在辽东乃至幽东四郡屯田,但后来因田策的冲击,军屯都被分给百姓,如今燕氏在辽东也没多少自留地,更别说屯田了。倒是过去寸土寸金的司州,因为董卓迁都致使司州大乱,反倒被燕北钻了空子,最好的田地无人耕种,全都便宜了他。
后来发黑山军民、白波军民至司州,干的便是屯田的活计。到如今,司州除了留下不到三万的军队,当年调往关中三十万军队皆成了耕作的百姓。倘若在燕北统治幽东四郡时期,猛然给他三十万军队,他必然喜不自胜,但到他统领幽冀,再拿出这三十万又白波、黑山组成的军队,说实话他看不上。
燕北的军事思想一直在变化,早年用的是自己手下的老兄弟,姜晋王义他们懂得还没他多,招兵练兵乃至行军打仗全都亲力亲为,从来不觉得自己有多出色,但也不觉得自己有多失败,因为没有比较。
可到了后来就不是这样了,自麹义练出精兵在他麾下南征北讨,他是眼看着一支能比肩先汉鼎盛时期的军队在自己治下诞生,何况酸枣会盟看遍了天下诸侯,再去看黑山白波的乱军,他哪里还会看得顺眼。
黑山白波的兵,用他们打打顺风仗还行,但凡与诸侯对战作为主力,很难得心应手。但不得不说,虽然打仗不行,让他们种地屯田却是一把好手。
但就算这样,司州的田地也在百姓购置下没留下多少,交与马超的军粮全靠赋税支撑。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燕北并不明白荀悦的田策究竟好在哪,他只是觉得将田地分给百姓能够最大限度上为他减轻耕作的人力负担,让更多军卒成为职业武士,不必因耕种农事而耽误战事。为此放弃广袤田地所带来的钱粮,在燕北看来是值得的取舍。
但直到燕北走到如今地位,他才真正明白荀悦田策的初衷与深意。
为了帮他打仗?狗屁!
田策的真正目的是藏富于民,遏制土地兼并后控制百姓与豪右的差距,把原本属于豪强、大族的田地拿出来大部分交给百姓,这便使得百姓大多有余量余钱,生活富足之后开始读书识字、习武学御。当燕北顺着这个思路向前看过去,便能够见到十分光明的未来。
各地县学、郡学、州学乃至太学都将迎来更多的诸生学子,普通黔首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手有余财,华贵衣物与装饰工艺品的价格将上升,士人家庭很有可能会在宗族中寻找不成器的子弟经商从贾事。
燕北觉得,对商贾所收的税,应该再多一点。即使再多一些,将来也很难抑制人们从商的热情。另一方面,匠人、手工学徒的比例也会增多,这件事看起来倒是好事。
从坐榻上起身的赵王叹了口气,他过去做过商贾,还并非其中翘楚,他所能想到的那些精明的商贾自然也能想到,所以想必明智的商贾如今便已在铺设商路了。
不过燕北比别人掌握更多的力量,他不能阻止旁人取利,但他能决定旁人在什么地方取利——赵国所谓的大兴土木,并非建起什么没用的观台,而是要在邯郸与长陵之间修一座州市,为往来行商的商贾集散货物。
行商的买卖人未必总能赚到钱,但收税的永远都能赚到钱。
燕北的面前有一副诸州舆图,舆图上
喜欢纵兵夺鼎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