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和钱有财聊完天,地里都没去,迫不及待的折回家,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刘晓伟,听取他的意见。
打算醒面做发糕的钱如玉,没想到爷爷放个羊的功夫,就将她的终身大事敲定了。
做发糕放点红枣好看又美味,父亲钱紧那边的院子里,就有一颗红枣树,每年结很多枣,打下来晒干经常喝茶用。
她去杨雪琴那边要了些红枣过来,去核切丁。
接着,她从面柜里里挖了半盆玉米面出来,家里醒面用的都是自己做的酵母,不像后世,可以直接买到发酵粉。
她在厨房的案板上找了一圈。果然找到了装酵母的小瓦盆,她用筷子搅了搅,然后鼻子凑近瓦盆嗅了嗅。
很酸,是发酵好的。
钱如玉在大铁锅里倒了水,烧水的空档,去村里小卖部称了一斤黑糖。
水烧开后放成温开水,然后开始和面。
做发糕的面和擀面条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必须要和软些,这样才能完全发起来。
面醒上后,用麦秸秆编的草盖子盖住放到案板上,等醒个几小时就可以上锅蒸。
奶奶一直在猪圈里守着,顾不上钱如玉。
家里那头老母猪,马上就要生产,小猪崽算是一家三口一年的生活来源。
母猪要是养好,一年可以下两窝猪崽,赶上猪价好的时候,一头小猪崽能卖到百十块,一窝要是下个十一二只,就是一千多块的收入。
家里养猪的重担基本全落在奶奶肩上,爷爷只管地里的活计和放羊,奶奶虽然有经验,但也架不住小猪崽生病遭瘟,难免折损。
爷爷吃完饭后,抽了斗旱烟,躺在炕上休息。
钱如玉洗完锅后,揭开草盖一,看到盆里的玉米面已经醒的差不多。
提前和好的黑糖水和小苏打一起加入面中,开始用筷子搅拌,直到比牛奶稍微稠一些,又倒入切好的红枣丁。
蒸屉上铺了一层干净的湿布,锅里的水烧开后,倒入蒸屉中,盖上锅盖开蒸十五分钟左右。
钱如玉一边坐在灶台前烧火,一边掐着表看时间。
时间一到,她紧张又期待的揭开锅盖,松软的发糕金黄诱人,玉米面的香味在鼻间飘散。
等发糕略微冷却,她拿了菜刀切成手掌大小的块状。
奶奶老远就闻到了香味,她寻着味过来进了厨房,看到切的整齐的黄黄的玉米饼,欣喜的开口,“如玉,这味道闻着真香,我在猪圈里就闻到了,看着就好吃。”
钱如玉掰了半块发糕递给老太太,“奶奶,你尝尝。”
钱奶奶咬了一小口,连连点头,“好吃,如玉做的真好吃。”
“奶奶,我给珍多拿些过去。”
钱奶奶撇撇嘴,没吭声,对她的行为见怪不怪。
钱如玉装了一碟子发糕,端着直接从两个院子中间那堵墙上的小门里钻了过去。
她在院子里喊道,“珍多。”
杨雪琴闻声从屋里出来,看到手上端着个碟子的钱如玉,先是一愣,随后热情的扯出一抹笑,“如玉来了?这是啥?”
“我做了些发糕,给珍多和赵斌拿过来些尝尝。”
杨雪琴看着她手上碟子里如同蜂窝一样蓬松的金黄色的玉米饼块,惊讶道,“你做的?”
“对,没事干,学着做了点。”
“快进屋吧。”
“不了,你拿进去吧。”
这时,钱珍多从屋里出来,看到钱如玉,她眨巴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咬了咬唇,看着她想打招呼,又犹豫胆怯。
“珍多,怎么不叫姐姐呢?”杨雪琴埋怨的看着她,命令道,“快叫姐姐。”
钱珍多咬了咬唇,小心翼翼的开口,“姐姐。”
软糯的声音,如同一股和煕的风吹在她心上,温暖。
钱如玉湿了眼眶,摸了摸她的头,“真乖,以后就这么叫。”
自从重生回来,她特别容易落泪。
尤其对小孩子,完全没有抵抗力。
“我先走了。”她怕被杨雪琴看到她不争气的眼泪,赶紧转身。
下午,钱如玉去拿砍好摞在大门外面的硬柴火,就看到赵斌站在那,朝门里张望,仿佛在等人。
看到钱如玉出来,他的眼神迅速躲闪,低着头踩蚂蚁。
“你杵在这干啥?”钱如玉扫了他一眼,问道。
赵斌垂着眸子没去看她,“不干啥。”
“名报上了?”钱如玉又问。
“报上了。”
“那以后好好念书。”说完,她抱了柴火,就往门里走。
“喂!”赵斌突然喊住了她。
钱如玉转身,挑眉,“喂?你喂谁呢?”
“我……”赵斌憋红着脸,不知如何回答。
“叫姐。”
赵斌涨红了脸,“想的美。”
钱如玉瞅着他别扭的神情,没再逗他,“有事就说吧。”
“那个,你那会说的是认真的吗?”赵斌支吾着问。
钱如玉明知故问,“啥?”
赵斌咬了咬唇,鼓起勇气开口,“就是帮我要回我家的院子,还有我爹的赔偿金,那个真的可以吗?”
“当然可以,你以为我吹牛说大话呢?”
“那我要怎么做?”
告他大伯,他连政府的门往哪开都不知道。
再说,大伯在镇上有人。
“这样吧,等周末把你妈叫上,咱带几个人去赵家村走一趟,先礼后兵,要是他们主动吐出来呢,咱也就不用上告了。如果他们,占着不放,那就告他丫的。”
赵斌垂着脑袋
喜欢九十年代之璀璨人生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