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棉布专卖
苏州之富,固然震撼了王恕。
不过王恕很快就从这种震撼之中恢复过来了。
他立即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韩雍的政策,其实对零售的商品不严厉查处,而是对大宗货物进行专项加税。
之前大明的商税,是三十税一。
但是想收上来也并不是太容易的事情。
首先,在太祖皇帝这里对于关于百姓日用的商品,是不许征税的。
其次,这种征税也有问题。
大明用来收税的无非是两种,一种地方政府征收的铺税,可以理解为营业税,但是数量并不是太大的。
甚至很多时候,中央都不要。对于很多小县城里面,就好像是后世的小镇子一样,满打满算才有几个商铺了。
最大项就是各地的钞关,也就是运河钞关,与长江上的钞关。
这能够每年给大明朝廷一百多万两的赋税。
但是这也是有问题的。
存在重复征收的问题,一件货物从江南到北京,就要过好几个钞关。而今因为运河的衰落,这赋税也存在下降。
无他,如果海运的话,只需从松江海关出一次,天津海关进一次,如果运输一些粮食作为压舱石的话,甚至可以将这些粮食作为赋税抵给天津海关。
还有就是,很明显这两些钞关收税,只是在运河与长江两条主要的交通线之上,其他很多地方,都没有收税的地方。
宋代商税征收之多,是因为宋代收税的场务遍布天下。
而大明并没有这样的条件。
当然了,并不是说,除却这些这些钞关之外,就没有其他收税的关卡了。
当然是有了。
朱祁镇登基之前,就有驸马在北京城外收税,但是所收的赋税全部进入了自己的腰包,这可以说是敲诈拉索了。
朱祁镇也重重处置了。
只是这仅仅是北京。
在大明其他地方,这样的事情就不存在了吗?
不,当然存在了。
而且是大量的存在。
在八十年代,新中国还有大量的车匪路霸。指望而今大明各地的宗族势力,与地方势力,都是温良恭谦的小白兔可乎?
这里面层层敲诈,却不会到了大明朝廷的手中。
对于这样的情况,朱祁镇有意收拾,但也仅仅是有意而已。
朱祁镇想不想收拾这些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双方力量的对比。能不能收拾。
朱祁镇作为皇帝,自然是可以针对某一个地方,某一个家族,一声令下诛其九族,这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很多时候,杀人是不解决问题的。
吏员改革之后,大明基层的行政能力大大加强,很多事情都有专门的人负责,这才清理地方的前提。
仅仅是前提而已。
朱祁镇首先要解决的而今要面对的财政危机。
能喂饱天下之间,一百多万军队与近一百多万官僚,才是朱祁镇首先要做的事情。
只有喂饱了这些人之后,才能做其他的事情。
比如清理地方。
这就为什么韩雍选择大宗货物专卖,将大宗货物专卖之后,针对每一项大宗货物制定一个专门的税率,而且用引税制度,确保大宗货物只缴纳一次赋税就可以了。
对于,很多小批量货物可以逃税。
但是对于大批量运输的货物,根本不能逃税。
或者说逃税的成本,未必比得上交税的成本。
而且从源头征收,尽可能将所有大宗货物都纳入税基之中吧,对于那些零零散散的货物,就不用花费太多的精力了。
毕竟这也是需要行政成本的。
这些大宗货物专卖之中,盐铁茶马这四项,是最容易达成的。
毕竟这本来都是在朝廷官制之中,甚至可以说,管制程度要比所谓的专卖要强大的多了。
王恕在苏州调查之后,在所有大宗货物之中,他选择的突破口,就是棉布与丝绸。
因为这也是江南最大宗的货物。
所谓,江南衣被天下,并不是假的。
而且这两样征税的时候,最容易征税的就是棉布。
无他,丝绸的种类其实有很多种的。
什么绢、纱、绮、绫、罗、锦、缎、缂丝,等等。
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高等货色,就好是蜀锦一样,很多时候,一寸蜀锦一寸金之说,这说明了蜀锦的珍贵,但是江苏所产的丝绸,有很多是不下于蜀锦。
但是这样的珍品反而不容易征税。
因为货物量不大,很容易逃税。
只有中低等的丝绸,还有棉布才是最佳的征税对象。
王恕从各地海关与钞关的征税资料与各地其他少府,锦衣卫,东厂的各种资料之中汇总之后,最少王恕可以查看的棉布数量在于一亿匹上下。
这还是大明官府对各种棉布不完全的统计,如果从源头来算,这个数量还要翻上一倍不止。
而棉布每匹的价格,因为质量不同,在于三钱与五钱之中徘徊。
也唯有这么大的市场,才能让棉布产业之中,有徐家这样的大富豪迅速的崛起。
王恕即便粗粗估算,哪怕每一百匹棉布加银一两。
这也是一百万两了。
如果真做到毫无遗漏的征税,单单这一项,最少能为大明增加三百万两的赋税。
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
诚然,而今的产业局面之中,棉布是大明最大的产业之一,关系到山东,江苏,浙江上下游好些地方
喜欢明天子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