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佐贰官
很多读书人想要做官,不想为吏。
佐贰官不仅仅是官员与吏员之间的过度阶层,也是一个官,哪怕是一个八品九品的小官。
那也是官身。
这也算是为了很多举人寻常了出路,给了底层士林中人不小的好处。
官员数量增加,任何官僚体系都不能拒绝的。
不过如此一来,一个县的官员就要多了。
从李秉设计的制度之中看出来,县令是七品,县令的副手,县丞,与主薄是从七品,下面各有分工,主薄下面是六房主事,全部是八品,或者九品,就要看资历了。
巡检,仓大使,教谕,学校祭酒,还有各地负责每一乡的官员,八品都有。
林林总总的,一个县大给有几十个官员,最低九品到最高县令七品。
把持着要害之地。
真正的吏员也就是最下层的办事员才是吏员。
甚至如果有些吏员办事好了,可以有官身,也就从九品,有了官身之后,才可以提拔为官员。
否则一辈子就是一个吏员。
而且在府一层之中,也专门增加了一些佐贰官专门负责吏员管理的事务。
之前每一个县的胥吏管理,都是自己在管,而今即便是吏员的管理也要朝廷插手。
但是吏员的管理自然不能直接放到中枢,根本忙不过来,也不现实。
所以这个管理的重任就放在下面了。
放在现在,就是所谓的省编,国编的区别了。
而且他为了吏员制定了很多细则。比如回避制度。
大明对于官员的回避制度,在洪武年间一般是北人官北,南人官南,但是后来发现不大现实,就改为了本省回避。
也就是一般情况之下,官员是不会回本省做官的。
但是这样的制度,放在吏员身上,是不大合适的。
首先吏员的收入很是低,毕竟大明官员的工资都不是太高的,吏员的收入就更低了,他们承受不起太远的迁徙成本。
如果让他用官驿,承受不起这个成本的就是朝廷了。
其次,要考虑到各地的特殊情况。
有些地方,方言很重的,朝廷官员并不是直接与百姓打交道,有时候不懂当地话也可以。
毕竟如李东阳这样为了几年的任期,努力的学习当地话的人,并不是很多的。
但是吏员却要第一线与百姓接触,他们不懂本地方言怎么能行?
所以,对于吏员李秉规定了本县回避。
也就是说,吏员可以在邻县当值。一般来说,虽然隔了一个县,方言是互通的,即便不互通,当地人也容易学习一些。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详细规定,在这里就不细说了。
朱祁镇大致看了。心中暗叹道:“李秉是一个人才。”
其实这是废话。
尚书,特别是吏部尚书,说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都不过分。凡是能从下面一步步杀上来的人,谁不是人才?
朱祁镇沉吟片刻,说道:“李卿,如此一来,佐贰官是不是太多了一点?”
李秉听到了“李卿”这两个字,心中顿时心花怒放。这说明了,皇帝已经接受他的投诚了。
李秉一颗悬着的心,顿时落了下来。
甚至眼角微微有泪。
李秉最近的日子不好过。
毕竟每一个文官大佬背后都要有一股势力支撑,没有这一股势力支撑的文官大佬,也是坐不稳的。
但是李秉而今就处于众叛亲离的地步。
即便是在,吏部内部他说话,也不大管用了,大部分吏部官员都投奔到了吏部侍郎崔恭那边了。
这崔恭是河北人。
朱祁镇这些年一直提拔河北人,河北人在朝中的比例增加了不少,虽然做不到满朝半江西。但是也抱成团,在朝中若隐若现有一个河北帮。
当然了,以地域出身的官员,很多时候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很多人政见相左。
不过,即便如此在某些事情上,也是可以互相支持的。
崔恭似乎已经确定李秉已经坐不稳吏部尚书了,正在上下找门路,想敲定吏部尚书之位。
简直是将李秉当死人了。
这也是李秉为什么甘愿受辱,也要向皇帝投诚的原因。
他虽然早已将吏员法写好了,但是内心之中一直在挣扎。
说实话,李秉并不是一个权力yù_wàng太重的人。他严格处理他曾经的同盟,虽然有些惭愧,但是惭愧并不多。
因为李秉敢保证,他过目的所有案子,都没有问题,最多的是在判决的时候,有些偏重。但也在合理范围之内。
如果真要是诬陷的话,李秉即便是舍了性命,也要拦下来的。
只是他那些曾经的同盟却不这样想。
因为法律是法律,执法是执法。
总觉得是李秉在针对他们,所以对李秉攻击,也是这些人最重。
李秉刚刚开始有些惭愧,但时间长了,他并不这样觉得,他觉得还是这些人办事不检点,李秉从政这么多年,一身清正,决计没有触犯国法的地方。
否则,真以为皇帝不会抓人把柄。
朱祁镇也是查过李秉的,他从政以来,每一任,即便不是完美,但也找不出纰漏。否则真以为李秉能安安分分的做吏部尚书吗?
泥人尚且有几分火气。
况且李秉吏部尚书的位置,真以为是天上掉下来的?还不上一步步在无数同僚之中杀出来的。
李秉心中暗道:“尔
喜欢明天子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