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友在床上躺了几日,什么事都不能干,百无聊赖,颇为无聊。想到不能出门,仗剑到处自由地逛荡,心中着实遗憾。他想起了田仲的美酒,既想和他在竹林中醉饮一番,又很想跟他探讨一下剑术的高低。他又想起了王不识的惊人膂力,觉得自己能练出他十分之一也是好的,还有他请自己吃的那顿饭,虽然不过是乡村野燎,就怕想起来口水直冒。
恰恰别苑的饮食比较清淡,肉食很少,加上受伤了又食的特别寡味,说起来,全要归咎于小敏。她朴朴素素、干净熨帖的一个人,本应该本本分分,不应该出头露面的,但想不到这么可恨。她不知道从哪里引用谁的话,在李陵面前,她说病人要吃流食,可偏偏大家都听她的,自己就吃的这么辛苦。
说起小敏,她在别院中隐然已经站稳了脚跟。其实别院里李家大大小小有三十来口,也轮不到她来张扬,刚来时她不过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丫头而已,确实比自己也高明不到哪里去,手无缚鸡之力,但她竟然已经被李陵授予了管理别院中书室和琴亭的权力。他倒不觉得这里有什么了不起的,但从其他人眼中,这里已经是很高尚很神秘的地方,或许这也不是根本的理由,关键的是她这个人已被李陵看重,那么她就自然被人高看一眼,受人尊重些。既然如此,她已经有了一种难以说清的权力,不是职位,乃是潜在的影响力,比如这次甚至指引着共友也按照她的意思去办。隐约共友都听到一些不是很清楚的关于她的坏话,他有点为她担心,毕竟他曾经在她危难的时候挺身救过他,和她有那几份或有或无关联。
前几日共友有闲到书室来转了转,找小敏。那书室在正厅之后,地方也不甚大,白天里面甚至都有点阴暗。他看到两排高大的架子,架子上有很多一卷卷的竹子和木片编成的“书”,中间有一个横案。就这样的陈设,没有什么有趣之处,但据说别院的主人们或独自或一伙常在这里待到深夜,在万籁俱寂月黑风高的黑夜,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雨天,在沉闷燠热热汗淋漓的夏日,在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冬季。总之,这里就是一个藏身的孤岛,一处密室,或者总在策划着什么不可告人之事。门口总有一个仆人在此站立守护,不同寻常的是拿着一条棍子,明摆着闲人不得入内。这闲人就是主人不允许进入的人。
不过这一天不包括共友,共友得幸进去看了看那书室,中间有一个大大的几案,只是比较宽而长,上面摆了很多笔、墨、砚台、镇纸之类的东西,有的物什他也不知道什么用途。最特别的是有一个非常大的油灯,古朴简拙,如果点燃应该能照亮很大一块地方。还有一些灯台,晚上如果都燃起,一定会照的满室通亮。几案背后有一个很大的屏风,有很多人在图里游走,那里旌旗飘飘,战马嘶鸣,一大群人穿着铠甲挥舞着精良的兵器骑着骏马往前厮杀,当先一人特别高大,他骑着战马一面拉弓,正在追逐着一伙人。那伙人穿着着胡服,丢盔卸甲,战旗零乱,在拼命奔走。在屏风之侧有一个木托,很多年了略显故旧,上面有一张没有弦的弓,以及一把剑身乌刃口钝化的铁剑。只是不知道是谁用过的,放在这里又有什么用处。
至于琴亭,倒不如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亭子,在蒙头村的最高处,原上的一块高地上,可以瞭看原下的小河,还有十数里的田川绿野。回头看秦岭,高处是凸起的巨大山崖,山崖下是葱葱郁郁的森林,里面定有很多凶猛的野兽,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等待探寻。亭中有一石案,据说可以把琴设在此处,演奏的时候,可以有成群的美丽的鸟儿聚集在此,在翠绿的竹林和茂密的树林间往复盘旋,久久不愿离开。只是共友没有听过人弹琴,所以对这些话只当是传说。小敏说那是很早发生的故事了,据说有一位名人来过这里操琴,余音袅袅,数日不绝,如今只有遗迹可以追缅了。
共友觉得自己和小敏之间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不知道是因为自己,还是因为小敏。她待自己很温和,他也特别客气,但彼此间寒暄和友敬是无法对这种伤害有任何益处的。他希望能搞清楚,目前他还不行。
共友在塌上的几日,略显无聊,他又想起项言那追踪的本事,带给自己极大的震撼,他从来不知道还有这样的学问。还有,李陵的箭术见识过两次,觉得确实很厉害,又觉得很奇怪,想想李陵两次都没有杀死谁。就是这样,他做人做事总是让人一时摸不着头脑,天下闻名的李陵,箭术真的有传的那样神乎其神吗?共友有时候真想到钻到李陵的脑子里去看看他怎么想的。一切都是谜啊,一切都是那么难以解释,可一切偏偏都那么有趣,这次长安之行,虽然一路风尘仆仆,好几次差点命丧在路途之上。
是幸运,还是悲哀,这婉儿日日守在屋里,怎么都赶不走。共义说自己没事了,不如你自己忙自己的去吧,她就是不听。要是硬赶她,她就眼睛就微红,然后眼泪不由自主地留下来。她人生的既美,这么一哭,不免楚楚动人。共义只好带着歉意去陪个不是,但总就是劝不走。
共义很烦,但是没有办法。有时候他问她为何这么爱哭,谁也没欺负你,你干嘛哭啊?不说这个则好,那边小姑娘翘着嘴,又是默默啜泣一场,久久不能平抑自己的心情。共义心想,这姑娘如此爱哭,偏偏又生的
喜欢李陵英雄传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