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老太记得丈夫所以为胡一刀所杀,马行空也不免要担些干系,留他在商家堡暂住,本意要乘机杀了马行空为丈夫报仇。但见他千恩万谢,隆重拜谢护镖之德,眼见这老镖师委委琐琐,竟没半分英风豪气,而且他身受重伤,此刻若要伤他,可说已不费吹灰之力,想先夫一世豪杰,决不肯打这可怜的落水狗,手刃这等无力还手之辈。且留他住得一时,看他如何行止,再定发落。
傍晚时分,大雨止了,三名御前侍卫道了搅扰别过,商宝震送出门外。
那独臂人携了男孩之手,也待告辞,商老太向那男孩瞧了一眼,想起他怒斥苗夫人时那正气凛然的神情,心道:“这小小孩童,居然有此胆识,倒也少见。”问道:“两位要上何处?路上盘缠可够用了?”独臂人道:“小人叔侄流落江湖,四海为家,说不上往那里去。”商老太向那孩童细细打量,沉吟道:“两位若不厌弃,就在这儿帮忙干些活儿。咱们庄子大,也不争多两口人吃饭。”那独臂人心中另有打算,一听大喜,当即拜谢。商老太问起姓名,独臂人自称名叫平四,那孩童是他侄儿,叫作平斐。
当晚平四叔侄俩由管家分派,住在西偏院旁的一间小屋中。二人关上门窗,平四丑陋的脸上满是喜色,低声道:“小爷,你过世的爹娘保佑,这两张拳经终于回到你手上,当真老天爷有眼。”平斐道:“平四叔,你千万别再叫我小爷,一个不慎给人听见了,平白的惹人疑心。”平四连声称是,从怀中掏出那油纸小包,双手恭恭敬敬的递给平斐。他倒不是对这孩子尊重恭敬,却是想起了遗下两页拳经的那位恩人。
平斐问道:“平四叔,你跟那阎基说了几句什么话,他就心甘情愿的交还了拳经?”
平四道:“我说:‘你撕去的两页拳经呢?苗大侠叫你还出来!’就这么两句说话。那时苗大侠便在他眼前,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他就有天大胆子,也不敢不还。”平斐沉吟一会,道:“这两页拳经为什么在他那里?你为什么叫我记着他的相貌?他为什么见苗大侠这般害怕?”
平四不答,一张脸抽搐得更加难看,泪水在眼眶中滚来滚去,强忍着不让掉下。平斐道:“四叔,我不问啦。你说过等我长大了,学成了武功,再源源本本的说给我听。我这就好好的学。”
于是叔侄俩在商家堡定居了下来。平四在菜园中挑粪种菜,平斐在练武厅里扫地抹枪。马行空在商家堡养伤,闲着就和女儿、徒儿、商宝震三人讲论拳脚。他们在演武练拳的当儿,平斐偶然瞧上一眼,但绝不多看。
他们知道这黄黄瘦瘦的孩子很大胆,却从没想到他身有武功,因此当他偶而看上一眼的时候,不论是有数十年江湖经历的马行空,还是聪明伶俐的商宝震,从来不曾疑心过他是在留意拳法的奥妙。但他决不是偷学武艺。他心中所转的念头,马行空他们更加想不到了。因为每当他看了他们所说的奇招妙着之后,总想:“那在捣什么鬼?这样的招数,只好用来跟蠢才笨蛋胡混瞎缠,又怎打得倒英雄好汉?”
因为他其实并不姓平,而是姓胡,他的姓名不是平斐而是胡斐;因为他是胡一刀的儿子,那个和苗人凤打了五日不分胜负的辽东大侠胡一刀的儿子;因为他父亲曾遗给他记载着武林绝学的一本拳经刀谱,那便是胡家拳法和刀法的精义。
这本拳经刀谱本来少了头上两页,缺了扎根基的入门功夫,缺了拳法刀法的总诀,因此不论他多么聪明用功,总不能入门,练来练去,始终不对头。
现下机缘巧合,给阎基偷去的总诀找回了,本来碰得焦头烂额拚命也走不通的处所,突然变成坦途大道,武功进境一日千里。
阎基凭着两页拳经上的寥寥十余招怪招,便能称雄武林,连百胜神拳马老镖头也败在他手下。胡斐却从头至尾学全了。当然,他年纪还小,功力还浅,许多精微之处还不了解。但凭着这本拳经刀谱,他练一天抵得徐铮他们练一个月。
何况,即使他们练上十年二十年,也学不到这天下绝艺的胡家拳和胡家刀。何况,拳经刀谱中间,更有几页是内功的精义,内功一深,即令是平庸之极的一招,出手时也有莫大威力。
每天半夜里,他就悄悄溜出庄去,在荒野里练拳练刀。他用一柄木头削成的刀来练习,每砍一刀,就想像这要砍去杀父仇人的脑袋,虽然,他不知仇人是谁。但平四叔将来会说的,等他长大成人、武艺练好之后。
于是他练得更加热切,想得更加深刻。拳经刀谱中的难处,一项一项的想明白了。因为,最上乘的武功,是用脑子来练而不单是用手脚来练的。
这样过了七八个月,马行空的伤早就痊愈了。商老太知道商剑鸣虽一世英雄,但去世时儿子年幼,学不到多少八卦门武功,她知马行空拳脚了得,便留他教导商宝震功夫。马行空经恶斗阎基一役之后,心灰意懒,只想及早退出江湖,好在半生奔波,稍有积蓄
喜欢金庸作品集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