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岁月「44」
秋收总是格外的忙碌的。
今年对于太平三村的人来说,有一件事够放在嘴上嚼咕半年的了。
啥事呢?
金家老四一车车的嫩玉米拉出去据说是卖了好价钱了。那些跟车的回来说了,一根玉米棒子一毛钱,不挑不捡的往出卖,竟然到了市场不到一小时给抢购一空了。
一个玉米棒子就算是成熟了,把玉米粒都扣下来晒干称重,能卖几个钱?
卖不了多少的。
可那得费多大的工夫?人家金老四费啥工夫了?叫人过去掰了运走就成了。不等成熟,人家那玉米一茬一茬的往周围的城市送啊。
这得赚回来多少钱?
要么说人家见了世面就是不一样呢。傻老帽们傻呵呵的等庄稼熟了呢,谁知道这不熟也一样卖钱,还卖的更多。
这叫啥?
里面的门道人琢磨不明白,但人家有文化,在外面见了世面了。把所有的不同都归咎于这两点。
又因为四爷在家‘闲着’呢,在很多人看来,不知道那所谓的论文是个啥玩意,就觉得那就是没事干在家里写写画画的。好吧,闲着的又有见识的人,大家还是欢迎的。晚上没事了,就过来扯闲篇了。
每天晚上,林雨桐得烧满三暖水瓶的水都不够。大茶壶泡茶,一屋子聚集着十来个人,还专门叫清宁出去,买了一条差不多不算是寒碜的烟。然后一个个的抽着喝着聊着,说的都是外面的事,聊的也都是发财的大计。
有的就说了,“这两年的西瓜也能卖。就是这西瓜皮太薄,路上一颠簸,拉过去就不好看了。”
有一种花皮西瓜,瓜皮薄而脆,味道也好。产量不算是高的,但就是运不出去。运出去折损率太高了。
有人说:“我看老四那果园子也好,要是都种这玩意,苦上两三年,收入大了可就不止一番了。可还是那句话,这果子种出来,卖给谁去?”
“再说了,咱这也没几个人正经的懂这玩意……”这人说着就摇摇头,“我估摸着,这打农药上化肥修剪枝干啥的,也不是看着那么容易的。弄不好,光长树,不结果也是麻烦。”
这话倒也对。
“你就懂了,又能咋?”有人就比较悲观,“粮食卖不出去留着自家吃,一家好歹饿不死。这要是苦上三四年,种出来卖不出去,能咋办?一家人在啃水果吃?”
这话一出,就有人马上响应:“西瓜都不能颠簸,那水果就能了?是桃能运出去还是杏能运出去?都不成。”
说来说去,还是运不出去的问题。
就有人说要都是跟县城街面上的路一样,那有啥问题?咱自己往出远,哪怕是拉到北边转街走巷的去换粮食去呢,不怕销不出去饿死一家子。但问题这不是路不好吗?
走着去行,骑自行车就颠簸的可以了,再不就是手扶拖拉机。
手扶拖拉机那是一款神车了,坐上去十分钟的时间颠簸的屁股不像是自己的。就这,能运啥?
三说两不说的,说到了修路了。
说当年老四的修的煤渣路还不错,可惜现在都不行了。
又说要是路好,这咱们在不行到县城到地区市里也方便。
在这边十几个人一聊,然后回去了,每个人都成了宣讲机,只要人凑堆的地方,就把他们集体的观点往出亮,各个都成了能人,都说那是他的主意。
没几天,村上开会了。
说是要集资修路。
这个跟四爷和林雨桐有关系没,说有也有,说没也没有。
四爷和林雨桐的户口都不在村上,只是在村上居住而已。但在村上居住,就不走村上的路了吗?
既然要走,那这集资的钱自家该出不该出?
按人头收取集资款的。上到八十岁的小老太,小到不到两岁的清远,该交的都得交。
每人三十,自家五个人,再加上清辉清涓那一份,一共是七个人的,二百一十块钱。可是不老少的一笔开销了。按照工资算,四五个月的工资就这么不见了。
老二家认了金大婶的那一份,也四口人呢,一共一百二十块钱。
修路按说是好事,但这好事未必就真都是赞同的声音。
有人赞同,有人就反对了。
为啥?
钱太多了。尤其是家里人口多的人家。五六口人下来,小两百呢。从哪弄着两百块钱去?
就有人说了,你们修你们的路,反正我们一年半载的也不去一趟县城,也不走你们修的路。
爱修就修去呗,跟我有啥关系?
所以,这真不是说谁能振臂一呼,王霸之气喷涌而出就能一定乾坤的。
不管村里怎么磨,林雨桐和四爷都没工夫搭理。他们户口不在村里,多说话属于多管闲事。
两人骑着自行车下黄河滩了。
这回跟其他时候去不一样的。以前都是两人,路上很少能碰到同路人。这次则不同,骑自行车的一溜一串的,都是朝一个方向走的。
路上还有认识的小媳妇跟林雨桐打招呼,“又去看黄河去?”
林雨桐含混的应了一声,“你们这是干嘛去?”
“耙花生去。”小媳妇应了一声,自行车蹬的飞快超了林雨桐的车。然后遇到路上的坎子,自行车小跳起来一下,落地重新登上又骑。破烂的路把人训练的个个都能成自行车选手。
林雨桐恍然,所谓的耙花生,就是把人家收了的花生地重新再捡一遍。
花生那么小的东西,散落在地里是很
喜欢敛财人生[综].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