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启航,请喜欢本书的朋友们,以推荐票、收藏支持)
公元632年,贞观六年第一天。
注定是一个载入史册的伟大日子,不仅入朝朝见大唐皇帝的使节团前所未有,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大阅兵在这一日拉开序幕。
按计划,受阅大军由长安明德门入城,沿朱雀门大街、安上门大街、含光门大街直抵朱雀门接受检阅,之后,来自安上门三支万人大阵、含光门的三支万人大阵交换位子,分别绕过东边兴道坊、西边善和坊在朱雀大街集结
而朱雀门大街的四支大阵则分另集结于安上门大街街口、含光门大街街口……等到操练过后,汇成一支十万大军,环绕长安城一圈。除了让各国使节外也要让大唐百姓也能见识到大唐军容之鼎盛,远胜史前任何朝代。
正午!
一身玄甲的李世民外罩一件大红披风,带着一群装束一样的大唐重臣以及各国使节来到了朱雀门城楼。
眼前的朱雀广场,全部由浅色花岗岩条石铺成。这广场之大,足以容下三十万人在上面狂欢,甚至举行盛大集会。
整个广场宏伟壮观、整齐对称、浑然一体、气势磅礴。
李世民站在城楼上手扶城垛,眺望眼前广场,满怀壮志豪情。
站在他四周的各国异族使节,面对突然换了装的大唐君臣以及空无一人的朱雀广场,人人心怀他想。
大唐的繁荣他们一路上已经见识到了,处于一个冉冉上升的局面,而长安的繁华也见到了。
但军威强盛却只是传说,实力如何谁也不清楚。
不过代表自己国家的使节,一个个都不是等闲之辈,对于李世民等人的忽然换装,也都是心领神会,知道这是示威的时机到了。
心知肚明之余,但也都感意外。原因是他们没有听得任何消息,一般来说,示威这种事情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唯有如此才能够体现的出那无上的威慑。
可是大唐没有,他们入唐以来没有听过任何动静,从而说明,这是临时起意的示威活动。这不得不让人忐忑了,因为这种突发的激动,更能体现大唐的自信,意思是说大唐的军队,不需要经过任何准备,就能够上战场、能够震摄住他们。
然而大唐如何示威,示威的兵力有多少,他们都无从得知。所以,面对大唐这个草率的决定,却让各国异族使节都为之心神不定了起来。
李世民问及身旁的李靖:“兵卒何时到来?”
李靖一脸严肃,他估摸了一下时辰,沉声道:“快了!”
他话音方落不久!
“啪”、“啪”、“啪”、“啪”……
类似于海啸般的声音传来由远及近,一下一下,震撼人心。起初众人都以为这是某种乐器,可声音越来越近后,一个个都骇然失色。
是脚步声,是许许多多的人凝聚在一起的脚步声。
兵马未至,单是这种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已经夺人心魄。
李世民低声道:“好一个先声夺人!”
他神色满意之极,望了护卫在身边的柴令武,道:“可是这小子想出来的妙招?”
李靖失笑道:“也只有他想得出来。”
这军队还未出现,但听这脚步声,在众人的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了一支整齐的兵马。
但是很快,一个个异国使节赫然色变。
他们发现自己错的是多少离谱,脚步的声音虽然一致,但却远处传来地脚步声分明是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也就是说,出现的军队不是一支而是数支。
“看,这里有,那里也有,还有这里!”低低的惊疑声在各国异族使节中蔓延开了,一个个的都难掩心中震撼,伸头眺望。
大唐的兵马并不是聚集在一起的一支队伍,而是由各个兵种组成的十大方阵,从安上门大街来的是重装刀盾兵、长枪兵、弓箭兵;由含光门大街来的是跳荡兵、手弩兵、轻骑兵;朱雀大街来的却由陌刀兵、刀盾兵、长枪兵、弓箭兵、手弩兵、轻骑兵、重骑兵组成的四大方阵。
十万大军分成十拨,不同兵种、混和兵种来自不同路线,可却偏偏发出了同一种声音,这需要何等的默契?
大地也因为他们的默契而震动了起来。
在城楼上的所有人都隐隐感到脚下的颤抖。
不仅是各国使节,便是李世民等大唐君臣也惊呆了,除了参与此事的李靖、侯君集、十六卫大将军、柴令武,谁也想不到大唐的兵马竟然能够做到这一点。
李靖从腰上拔出了今旗,用力挥了三挥,鼓手敲响了战鼓,这鼓声一变。
十支部队突然变阵,整齐划一的汇集在了一起,一队队一列列,形成了巨大无比方阵,以鼎盛的军容,昂扬的士气,压城而来。
最终全都聚集到了广场之上。脚步声始终划一,即便是战马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杂乱。
鼓声越敲越急,越敲越响。
最终发出了三声雷鸣般的巨响后,骤然之间停了下来。
鼓声停下的那一瞬间,脚步声戛然而止。
天地间似乎在那一瞬间停止:震天鼓声、撼动天地的脚步声,也在那一刹间消失。
变化之突然,军容之整齐,十万大军没有一个人发出一个异常的声响,也没有喧闹声。严谨的列队,横看竖看斜看,都是一条条笔直的直线。
此时此刻,即便是一根针、一片雪花落地的声音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李世民呼吸急促了起来,目光狂
喜欢壮哉大唐驸马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