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城地处南粤之地,一年到头通常只有两季,而且分割也不是那么地清楚,有可能头一天还在冬季,大家裹着羽绒服,第二天已经是夏季了,可以穿单衣短袖了。
丁凯谦来得明显不是时候,因为他正遇到这种冷热不定地潮湿天气,空气湿度98,意思就是就差直接凝成水珠了,但就是偏偏就潜伏在空气中不肯下来,宁可这么浮着,带着潮湿带着暖意带着低气压,就要让人各种不舒服;出门逛一趟衣服就湿了,放外面一夜,能拧出水来那种,加上二十多度的气温,简直就是一蒸房。
总之就是各种不爽,不仅天气闷,还浑身黏糊糊的,心情自然也变得不咋地。
高中生出行确实有些不利,尤其是在上学期间,不过如今他已经不算妈宝了,加上学校正式出文让他去参加什么什么竞赛,自然立马获得父母首肯,消失一周什么的完全不是问题。
至于,这个时间段有什么竞赛,谁知道呢?反正他父母不知道,也没报多大希望,也没觉得多惊奇,现在这个大家闲得只能扯淡的时代,哪个月不搞一些奇奇怪怪的竞赛的,既然学校觉得应该参与,又不用花钱,为什么不去呢?对吧!朴实的他们对老师还是比较信任的。
虽说从没想到自己儿子还有能去参加竞赛的一天,但是论离奇,能比得上有人挖墙脚挖到自己门下,让自己去做一个环卫主管这种事情更离奇吗?不是环卫工,是坐办公室那种哦!
每个月近万的工资,一天到晚就背着手四处巡逻检查就行了,这是钱烧得慌呢?还是烧得慌呢?但是这小钱钱确实有大用·······
南粤之地近海,所以山什么的也就是个意头,一般海拔是按照百米做基准单位的,超千米就远近闻名了,瀑布什么的落差有个几十上百米就算。
南粤人更相信传统,族群而居,因此如果此山有一道观,自然更会名闻一方。
正好应了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名句。
总之,这是一个但凡竖个菩萨、建个庙观都有人拜的地方,至于土地神这种在渝城基本已经消失了的基层组织,在这里基本上村村户户都还顽强的存在着,哪怕浓缩到就剩了一张纸,但好歹算还有人记得有这么一类神,初一十五还能落点香火吃。
所以,南粤之地出奇迹,哪村哪地儿没点鬼故事,没点吓人的地方,都不好意思说有什么村史。
当然,绝大多数估计都是用来吓小孩子的,就跟祠堂里呆的老祖宗一样敬着就好,日常不要去打扰他们,大家就各自相安无事。
说真的,这还是丁凯谦长这么大第一次看见祠堂呢?不是因为他小,而是渝城地区身为丘陵地带,大家发挥地形优势,各据山头,守一方水土,祠堂这种传统就渐渐的被门神啊,牌位啊,遗像啊什么的取代了,毕竟大家集中起来不方便了不是。
可见敬奉鬼神这种事情,本质上还是人的习性决定的,中国人一般是什么都信点的,为啥见什么拜什么,难说不是为了方便自己啊。
传说,香火有毒啊!知道为啥伊甸园只收十万人丁么?这个数字其实很大了,因为它只收一心一意为神,心无旁骛的人,与神的本性合一的人,这要求真怀疑它再过五千年都凑不齐。许浚曾经对丁凯谦这么解释信仰问题,所以他依旧认为自己虽然身为神,但信仰真没大用。
赎罪卷?那玩意儿完全就是骗钱的!你家也不会放三心二意的人进来不是,尤其是还是老巢。
丁凯谦之所以来到这里,自然不是因为什么竞赛,这玩意儿在如今这个时代,随便找个真真假假的单位,不去参加都能拿个一等奖,毕竟一等奖又不是第一名不是,谁知道你有没有参加,谁又认真去一个个审核,如果背后有组织的话,甚至可以入档加分的,有问题吗?完全没问题!
此地有个道观,据说是清朝建立的,大致内容是外地有个道士在那个医术不发达的瘟疫年代,走投无路之下进入此山修行或者说求生,发现此地山清水秀,有瀑布溪流,吃水不愁,旁边村民又比较淳朴,也愿意施舍些食物,加之自己会几手熬草根的本事,反正医道不分家嘛,神婆神汉都有几招画水的本事让人信呢?
总之,他靠这点微末本事总算在此地暂时定居了下来,还自称在此得吕祖真传,也就是此乃福地,我就不走了,你们怎么看?外来的道士果然好念经,本地的既然不行外来的也是个希望不是。
也许是他熬制的草根真有效果,也许是因为天气转凉渐渐地人流小了,瘟疫也散了,加上地处偏远的小村庄,本身也没多大人流,更多是被外面疫情吓到了。
总而言之,瘟疫慢慢消失了,附近十里八乡的老百姓相信他是神仙了,至少也得是半仙,所以渐渐的集资给他建洞府了,这些座小山也渐渐有了些名气,总算是成就了一番事业。
所以,这只是一个普通的道士成功典范与标准流程,总的看来比起和尚空手套白狼要好些,至少多少干点活了不是,有没有效果是一回事儿,态度还是有的。
至于和如今市面上,大街上那些动不动就威胁小朋友不捐钱建庙就要怎么怎么样的骗子,更是没得比,丁凯谦都扔出好几个符了,也不知有没有人因此受到感化,变成真的和尚或者尼姑。
这是三清观,这是药王殿,这是文财神殿,这是武财神殿······
一看
喜欢源罪道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