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写上架感言的时候。
在网络小说vip制度刚刚兴起的时候,上架感言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那就是作者可以通过这么一篇文字,极尽所能,找当时还不习惯看vip的读者们花钱订阅小说。
就跟打广告一样——“我这小说啊,就是好,不是一般的好,也不是小好,而是大好,极好!所以诸位看官,您一千字花两分钱看,那绝对是物超所值的!两分钱够您干什么啊?什么都做不了,但却可以看我一千字的小说!”
要打动读者,必然要拿出点真东西来。
有人煽情,有人卖惨,有人晓之以情,有人动之以理。
我专门去看了一下《我们是冠军》的目录,发现那时候我压根儿没写过上架感言。
那会儿的自己还挺单纯的,没考虑过拿这本书赚什么钱,自己写得高兴就行,如果还有人看的高兴,那就赚到了。
当然了,后来写作成为了我的职业,并且一干就是近十三年。
后来,《冠军教父》上架了,我终于写了上架感言。
在做广告,号召大家来订阅的时候,我也拿这个和大家说一些不方便在小说里说的话。
在我写《我踢球你在意吗》和《我们是冠军》的时候,我经常会把一些感言放在章节末尾来说,那会儿也不存在什么凑字数骗钱的概念。所以那会儿看我书的读者一定还会记得我连大学毕业离开合肥时的心理感受都详详细细写出来给大家看了,详细的可能比当时那一章的正文还多。
后来,写冠军教父开始,很少在正文末尾和大家聊天了,因为担心会影响大家的阅读感受,作者总是絮絮叨叨的,也容易让读者出戏。我那个时候就希望大家就关注小说本身,别管我这个人怎么样。
我渐渐把自己隐藏在了小说后面,轻易不露面。
如果一定要说点什么,那就单独开一个单章,和大家聊一聊。
再后来,《禁区之雄》、《胜者为王》……小说字数越写越多,越写越快,类似的单章少了,因为每天写一万两千字和一万五千字之后真的没什么额外的倾诉yù_wàng了。那时候真是累的不想再敲键盘了。
大家就看书吧。
于是每一本书的前言、上架感言和完本感言成为了我唯三可以和大家摆摆龙门阵的机会。
《冠军之光》……嗯,《冠军之光》从开始写作起就俗事缠身,跳槽之后有很多活动要参加,生活中,为了孩子上学买了新房子,要装修,要搬家,还院的高级研修班。2014年一年我每个月最少飞一次,甚至有过二十四小时内连着飞两次,从北京到深圳,深圳又到北京的经历。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后半部写的不好,因为这些事情令我状态全无。
所以我也彻底消失在了故事背后。
最后,小说结束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总结这本书,除了忙忙忙,好像就没什么了。
这本书的后期,我认真考虑过要转型,不再写职业足球,要写校园足球,青春故事。
我已经在做设定了。
然后一个机会出现在我的面前,一个足球真人秀找到了我,希望我给他们写一本小说。
老实说,我纠结过,因为这种算是半定制的文,我是不爱写的,写起来有很多束缚。
但后来我还是决定接了,因为听说可以跟着摄制组去欧洲近距离见识欧洲足球……
嗯,一次出国机会就让我投降了,我是不是特别没出息?
没办法,谁让我还没出过国呢?
既然决定要写,那就不能敷衍了事。
我开始认真考虑怎么写。
写一个主角通过节目赞助商提供的外挂,从真人秀节目起步,去欧洲踢球,最终成为一名世界级球员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我在此之前写了很多。唯一的区别只是他们的位置和他们起步的方式而已。
要继续这么写,我几乎可以不用动脑子地重复之前的那一套。
但我不想这么写了,因为我写累了,我想换个方式,换个能让我感到有趣的方式。
于是我想,既然我不愿意重复之前的我自己,那我重复更早之前的我自己行不行(是不是特别不要脸)?
我想到的是《我们是冠军》,群像戏。
那不是一个张俊的故事,那是张俊和杨攀、李永乐、安柯、任煜地、克鲁、卡卡……一群少年们的故事。
我想写一群人的足球故事。
我想这比只写一个主角更有意思。
但我有些犹豫,因为群像戏显然不如单主角会更让人觉得爽快干脆,总得花笔墨去塑造那些主角之外的角色们,在有些人看来,这或许就是“灌水”,是“节奏拖沓”。
仔细权衡之后,在可能取悦大多数人和肯定可以取悦我自己之间,我决定任性一把。
我选择了肯定取悦我自己。
随后,再考虑能够取悦多少人。
这样说是不是显得我很有原则?
其实我只是觉得这样的话,如果没办法取悦更多人,最起码我肯定取悦到了自己。否则万一我既没有取悦到更多人,也没有让自己写的愉快,那我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吗?赔本买卖咱不干!
就这样,我最终选择写群像,写一个主角,然后在他身边有好几个个性鲜明,各不相同的角色,他们不是主角,但他们依然是重要角色。
就像《我们是冠军》的几个重要角色其实都有我身边朋友原型一样,《冠军
喜欢冠军之心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