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稍稍顿了下,说道:“既然小郎君已然决定,让陈子良接段宏留下的空缺也是可行的!这人虽说是从傅弘之将军手下出来的,不过当年是太尉亲军中的一员,用他问题不大。”
“好!”刘义真听了王修的回话点了点头。少倾,眉头又皱了皱道:“这人事算是暂时解决了。可北边那群狼可是难缠啊!从晚间渭水北岸传回的战报看,这赫连勃勃恐怕会有大动作。接下来关中各地恐是会战火连天了。”
王修也是眉头紧皱道:“先让傅将军领兵五千往池阳阻敌南下。再从冯翊调兵至洛水河岸,阻断王买德,赫连昌所部。而蒲坂城驻军只要守住大河就行。”
“至于西面嘛,只要秦州刺史,天水太守,中兵参军毛祖德好好守着,这京兆地区就不会有事,长安也就守住了。接下来只要长安稳定就可徐徐渐进。”
刘义真微微点了点头,道:“长史所言极是。不瞒长史,义真早前就已经派人送了一封给给父亲。当时了只是怕镇恶将军,沈田子将军二人之间的嫌隙影响到关中局势。所以就请父亲大人必要时派兵紧急驰援长安。”
“万万没想到,两位将军之间的嫌隙竟是到了生死搏杀的地步。算算时间,如果父亲大人收到信,怕是已经开始组织增援的军队前来长安了。这也好,只要援兵到来,长安和整个京兆也就守住了。只要度过这段日子,就可好好静下心来经营长安了。”
“小郎君,臣汗颜啦!”王修说着便站起了身,朝着刘义真躬身行礼。
他实在是没想到,刘义真这个在他看来只有十二岁的孩童,对长安的局势能如此了解。更没想到的是,竟是提前就做了安排,像快要抵达彭城的刘裕请求援兵。
“长史快快免礼!”刘义真自上首虚空挥了挥手,轻声说道:“义真那么做没有别的意思,更没有想要撇开长史之意。今日义真不妨给长史说点儿心里话。”
说着也不管王修是否愿意,便自顾自的说道:“军中将领也好,长安的些许文官也罢。恐怕就没人把义真这个安西将军放在眼里。不过寡人也不生气,自己就是还小啊,一个小孩又怎能让大人信服。可寡人要说的却不是这些。”
刘义真说着,眼神突然间有些黯然,语气有些沉重的说道:“义真虽小,却也见不得山河破碎,百姓受苦啊!想我汉家故地怎能任由蛮夷为所欲为了。”
“自秦皇一统华夏,卫青,霍去病征讨匈奴以来,我汉家从未如此窝囊。太康年间,天下大治,我汉家威名远播四方,那是何等威风!可如今了,这不过百余年,大河以北那大片大片的土地为鲜卑所占。”
“而如今与我汉家争夺这关中之地的,就是那匈奴后裔啊!而我大晋朝廷,如今却只能偏安于江南一隅,这是何等悲哀!义真年纪虽小,却也愿为了光复我汉家河山,恢复汉家雄风而肝脑涂地,鞠躬尽瘁!”
待刘义真说完,王修怔怔的看着上首书案后那小小身型。
王修实在想不到,十二岁的刘义真竟能说出如此话来。这些话,这样的想法,连他王修自己都不曾想过。一个只有十二岁的孩子,就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真的令好多人汗颜。
这种气度比之那开创统一大业的秦始皇,比之那征战匈奴,打出了汉人威风的汉武帝也不遑多让。
可刘义真只是顿了顿,还没等王修回过神,便继续道:“说这些,寡人只想给长史交个底。寡人相信,今日所说,长史不会说出去。寡人也需长史倾力辅佐。”
“一旦有天大势允许,寡人必不惜一切代价挥师北上,光复我汉家河山。让周边蛮夷知晓,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啊...”王修听得,震惊之下竟是双膝跪地,双手相按置于头前,额头触地,大声呼道:“臣王修拜服!愿倾力辅佐桂阳公!”
“长史快快请起!”刘义真连忙去扶起王修,满脸真诚的看着王修道:“这些都是义真心中最大的愿景。可如今义真手中可用之人太少,所以必须要有自己的班底。最主要的就是军权。”
“如今镇恶将军,沈田子将军都已身死,关中诸将并不能真正掌控这支军队。所以寡人明日还要去趟霸营。这长安还要长史多多费心。”
“臣实在是没想到,小郎君竟有如此宽阔的胸襟,有如此博大的胸怀,如此心怀天下苍生。臣实在是汗颜啦,先前臣真的只是将小郎君当做孩童!”王修满脸羞愧的说道。
“哈哈...”刘义真听得哈哈一笑道:“长史能说出去这句话,寡人就更安心了。义真的确还是孩童,只是义真父亲乃大晋的太尉,乃宋王。义真注定不能做一个普通的孩童。”
王修心中震惊,震惊。眼前的小主恐怕真是心怀天下。如此年纪,如此想法,野心又会小了吗?比之太尉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啊,将来真要是眼前这位得了天下,那会成就怎样的大业真的难说。
自己要做的恐怕就是尽臣子本分,倾力辅佐之。
??(注:幢,为两晋南北朝时军队的编制。长官称之幢主。时军队编制大致为军,幢,队,什,伍这些单位。军大概一千到两千人,长官称为军主,副手称为军副。一幢大概在五百人左右。)
?
????
(本章完)
喜欢重生南朝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