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桐虽然只是率领几艘战舰抵达伦敦城,但是这对查理一世来说也是天大的喜讯。
因为克伦威尔最忠实爪牙之一的罗伯特·布莱克,终于被剪除了,伦敦港的出海通道也完全被打通。
退一万步讲,就算过一段时间与克伦威尔之间的较量不是很顺利,自己从海上离开也很容易,自身的安全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问题。
这样的话,就几乎立于不败之地了。
勇卫营海陆会师于伦敦,成功完成了对伦敦城的控制和占领之后,消息迅速通过无线电上报给了刘光远。
此时的刘光远刚歼灭了一支由五艘战舰组成的法兰西舰队,这支法兰西舰队是他们自己不小心撞上来的,一开始还没有直接逃跑,似乎还想弄明白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舰队。
结果在刘光远靠近到一定的距离后,刘光远直接让五艘战舰脱离舰队,然后开启蒸汽动力,速度一下子加快了不少,他们再想逃就没可能了。
刚取得一场还算不错的胜利,就得到这样一个消息,刘光远很是欣喜。
因为从沈浪给他的叮嘱中,刘光远能够感受到沈大人对英格兰王国的局势非常重视,占领伦敦、帮助查理一世重新上位就是第一个重要目标。
此刻这个目标完成,自然是可喜可贺。
于是,他没有丝毫耽搁,立即通过无线电,借助已经联结欧、非、亚三洲的无线电网络,通过层层传递,将这个战报逐步的向国内报告。
不到半个时辰,远在京师的沈浪便收到了消息。
看到战报后,沈浪大喜的同时,不由感慨道:“风水轮流转,西方殖民者架几门炮逼迫我们鉴定不平等条约的情况不可能再发生了。”
随即,沈浪迅速入宫将这个好消息汇报给了崇祯。
崇祯也是大喜,因为通过对史料的了解,这个英格兰王国可是不得了,号称日不落帝国,也是他们首先用火炮打开了这片神圣土地的大门。
他们征讨四方,无恶不作,制造种种对立,让各族之间的纷争持续到沈浪那个时代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矛盾还越来越深。
所以,他们被称为“欧洲搅屎棍”,而沈浪更不客气的称其为“世界搅屎棍”。
如今,这个不可一世的殖民帝国,他们的国王却需要大明军队前去拯救才能重新坐上王位。
不过,对于英格兰王国的态度上,崇祯和沈浪还是有不小区别的。
毕竟崇祯对英格兰王国的了解,也只限于史料,没有真正接受过那些历史的熏陶,没有那种同理心。
而如今的英格兰王国,远没有达到“日不落帝国”的成就,甚至与大明几乎没有交集,所以他们对于崇祯来说,不是历史,而是未来,甚至是未来再也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了。
所以,崇祯对如今英格兰王国,更多的是一个强国君主对一个弱国君主的态度,弹丸小国,不过尔尔。
但是对于沈浪来说,却很不同,他从小就是在那些真实历史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又看过大量的资料和影片,对那段耻辱历史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知,感受自然不一样。
这就好比他人的苦难,你自己没有经受过,别人说得再惨,你也不可能会有和他一样的深切感受。
何况如今大明的国力全面超越英格兰王国,而且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规矩可言,完全凭实力说话。
什么搅屎棍,不爽的话,直接打断即可。
此时的沈浪和崇祯对英格兰王国这个国家的态度就是如此,这一点,沈浪知道,崇祯也知道。
崇祯还知道沈浪还愿意继续留在大明,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弥补历史上的一些缺憾,不断的帮助大明强大,针对性的消灭那些潜在的强大对手,让那些悲剧再也不可能发生。
虽然这是在利用大明,但是这与他崇祯的理念并不冲突,因为他现在不只是想成为“中兴之主”,随着大明的不断强大,他的野望自然也在慢慢的增强。
谁说那“日不落帝国”只有英格兰那个弹丸小国做得,我大明就做不得?
不过,要完成这个梦想,还要继续努力,因为这个世界最大的变数还是在西方。
而大明如今对西方的力量投入还是太少,整支军队的数量加起来才八千多人,还要分成欧罗巴洲大陆和英格兰王国两处作战,兵力就显得更加的捉襟见肘。
如果广阔的欧罗巴洲战场上有几处大战要差不多的时间进行,刘光远想要分兵支援都做不到。
所以,沈浪早就打算派遣出第二支援军,他暂停对倭国的战争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可以让己方能够抽出更多的兵力和战舰。
对于沈浪的想法,崇祯自然是全力支持,因为这些年完全可以证明,沈浪的战略眼光是非常不错的。
这倒不是说沈浪天生就比大明的那些将帅更聪明,而是沈浪作为后世人,对全世界格局的洞察力不是任何人能够比拟的。
就算他崇祯,还有太了朱慈烺看过很多历史资料,也很难做到像沈浪这般清楚的知道先对付哪个,后对付哪个,在什么时候出击对己方更有利等足以改变整个格局的战略眼光。
如今,大明对整个亚细亚洲的用兵暂时告一段落,勇卫营的兵力也相对富余,抽出几万人出征根本没有什么问题。
而且,近两年船运业在朝廷的大力扶持下,发展迅速,这两年内,排水量超过一千吨的各种船只下水数量超过七十艘,所以将兵
喜欢大明合伙人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