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是一个很伟大的皇帝,是一个圣明的皇帝。
为了不让唐王世孙朱聿健去哭孝陵,崇祯皇帝不得不答应了朱聿建的要求——封国的丞相及太尉由大明朝廷朝廷指定。如果藩王有自己中意的人选,也要先经过大明朝廷或者说皇室的认可才可以正式上任。
至于以后其他置换封地的藩王,也一如唐王一系的例子,不会任由藩王自己决定丞相和太尉。
当然,除了这么一条之外,崇祯皇帝决还是遵守自己前番说过的话——国内一切事务,皆由藩王一言而决。
崇祯皇帝觉得自己的牙齿能当金子使,但是唐王世孙朱聿健可就是一边儿心里滴血一边儿骂娘了。
可以说,朱聿健长这么大,就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温体仁那王八蛋和崇祯小皇帝真是唱的一手好双簧,君臣两人如今算是把自己给逼入了死角了。
可以预见,只要今天的事儿传了出去,大明朝堂上下都会夸赞自己是个贤王。
然而在所有的藩王之中,自己算是臭了大街了。
自己今天说的话,可以说是给以后所有愿意置换封地的藩王们先挖了坑,到时候自己唐王一系除了抱紧大明本地朝廷的大腿,便再也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了。
对于以后的藩王们来说,自己国中丞相和太尉的任命权被交了出去,心里肯定不爽。
而朝廷上则是可以大大的舒了一口气。只要控制好丞相和太尉,就不用担心以后藩国们整出什么妖蛾子来。
一如汉孝景皇帝时的七王之乱,之所以没有变成八王之乱甚至于九王之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淮南国和齐国的丞相、卫尉是心向长安的,在齐王和淮南王还没有发动叛乱之前,就已经先行一步控制了军队,否则还有的孝景皇帝头疼,甚至于大汉朝的历史会不会在景帝时就先拐个弯也未可知。
崇祯皇帝的心中正暗自高兴,盘算着该给温体仁什么赏赐——毕竟不能太明显,而且也不能急于一时,就在此时,小太监来报,英国公张惟贤已经入宫了。
等到崇祯皇帝见到张惟贤时,心中先是一惊。
老国公虽然精神尚可,但是已经很明显的比之以前经瘦了不少,也更见苍老了一些。
暗自心惊的崇祯皇帝也顾不得甚么皇帝的架子,径直从御座上站了起来,快行两步,搀住了英国公后问道:“爱卿怎地这般消瘦了?可是有甚么不舒服的?”
说完,便吩咐王承恩道:“快,传御医!”
英国公张惟贤却是想要挣扎着给崇祯皇帝行礼,只是挣了一番没有挣开,这才做罢:“臣张惟贤见过陛下。”
见崇祯皇帝脸上的焦急之色不减,张惟贤又躬了躬身,这才道:“陛下,臣倒是无甚大碍,只是年龄大了,难免的事儿,陛下不必为臣挂怀。”
崇祯见张惟贤这般说法,却仍然不放心,仍然对王不承恩道:“搬个凳子来,让英国公坐着说话便好。”‘
张惟贤谢恩之后,仍然半坐在凳子上,拱手对崇祯道:“不知陛下唤臣来是有何吩咐?”
崇祯沉吟了半晌,这才接着道:“倒也没甚么大事,乃是为了王叔祖置换封地一事儿。
朕想问问英国公的意见,究竟置换到何处比较好,还有,就是朕想要让王叔祖在卫所之中挑选士卒,却不知道应该挑选哪个卫所的比较好。”
张惟贤闻言,也是沉吟了一番。过了半晌才抚须道:“启奏陛下,若说是封地置换么,现在大明之外,除去琉球一带和草原、辽东,其他的地方都可以。
大琉球虽然孤悬海外,但是若有海上之敌,则大琉球可为第一道防线,甚至于进可攻,退可守,不至于将烽烟燃到大明的本土之地。
至于草原和辽东,如今大明国势日盛,以后辽东之地和草原,还是纳入大明直接管辖更为妥当一些。
至于南边儿么,除去现有的番国之外,尽可以让唐王世孙殿下前去。”
崇祯皇帝闻言,却是肉疼的紧:“南洋之地,不也是如同大琉球一般的要地?”
张惟贤却拱了拱手道:“陛下,南洋之大,岛屿不知凡几,十人称英,百人称王,千成便是一国。
而且彼地远离大明,不受我中原教化,自有其语言,管束不便,不如干脆封给唐王世孙殿下,到时候杀其野人,迁我大明之民过去,也算是开疆拓土了不是?”
崇祯皇帝闻言,便好好地想了想,发现确实如英国公张惟贤所说。
别的地方不说,便是缅甸之地,从大明的京师快马过去,也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这,还得是好马,一直不停歇才行,否则拖成两三个月都是很正常的事儿。
就因为离的远了,管束也没有多大的鸟用,说句不客气的,南洋那块地儿对于大明来说,就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崇祯皇帝到现在也终于弄明白了为什么以明成祖朱棣那般好斗的性子,也只是不断地向草原推进,而不是南下搞定南洋那边儿。
向北上草原推进,还有牛羊马匹能弄回来,向南有甚么?皮皮虾?还是生蚝?或者是扇贝?
问题是这些好玩意,明成祖不知道啊,那时候又没有蒜蓉粉丝蒸扇贝这种好玩意,搞回来怎么吃都不知道。
对于中原堂口的扛把子们来说,不能吃,地方又小,蹲在树上吃果子的野人就多,南洋那个破地方根本就是圣人不到之地,那他娘的才是鸡肋,所以
喜欢回到明朝当暴君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