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自开国皇帝段思平立国以来,国祚延续已数百年,历史比起大宋,尤要长出许多,当年大宋开国皇帝太祖,以玉斧划大渡河为界,可并不是不想拿下大理,实在是没有把握而已。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的太祖亦不得不无可奈何地承认大理的存在,可见这个盘踞东南的国度,并不是那么好相与的。
除了兵甲强悍之外,气候、地理等先天条件,也是让大宋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盛极而衰,历继数百年传承之后,大理亦然是不可避免地走上了衰落的道路,国内阶级的固化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虽然亦效仿大宋,开科取士,但读得起书的人,基本上除了那些豪门大族之外,也就是被称为释儒的和尚了。
而阶级固化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大理陷入到了被几大豪门轮流把持的下场。
皇室势力日渐衰弱,高、王、董等大家族你方唱罢我登场,轮流把持朝政,有志一同地压制皇室。
经过了几十年的肆虐,段氏在大理的影响力,已经降到了历史最低点,能够掌握的力量,也已经相当薄弱了。
如今的大理国相高颖德,自上台以来,励精图治,整顿吏治,发展生产,重视商业,在让大理国力反弹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身为国相,走到了这一步的高颖德,除了向上更进一步之外,似乎也没有别的出路了。
他很清楚,如果自己不走出这一步,将来自己一旦下台,那么紧接着上台的不管是其它几家还是段氏重新掌权,首先要做的,必然就是要清除自己的影响力。
那高家就是一个人头滚滚的下场。
当然,他们不可能将高家斩尽杀绝,大理几大豪族几百年来虽然斗得死去活来,但也有其底线,你今日下了死手,难保异日别人也对你下死手。
但高家枝繁叶繁,旁系甚多,真要出了这样的事情,高颖德这一支,自然是要死绝的。到了那时候,高家自然有别的支系补上来。
说起来,高颖德这一支,也不过是五十年前替补上来的罢了。
大理现任首相高颖德不想在自己死后,自己的嫡系子孙们落个没下场,也不想自己开创的这大理盛世,最终便宜了其它人。
所以,他要更进一步。
段氏做了这几百年皇帝,也差不多了,等到自己上了位,给段氏子孙一块栖息之地,也就算是尽了心。
可是这最后一小步想要跨出去,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段氏明白,其它家族也都明白。
一个羸弱的段氏是大家都喜欢的,这样大家可以把其供起来当一个木雕泥塑,然后大家在下头争着吃肉喝汤,要是皇帝变成了像高颖德这样强势的人物,那大家只怕没得肉吃,还很有可能连汤都没得喝了。
所以,在这一点上,大家是有志一同地会阻拦高颖德的。
怎么才能顺利地踏出这一步呢?
当然是要制造出一些事件来,制造出一片混乱来,然后在一片混乱之中,自己才有可能挟民意,挟军心一举而更进一步。
说白了,就是挑起对外的战事。
罗殿国国主安贵荣被灭国,只率领了一部分心腹逃入到了大理这一件事,曾经让高颖德大惊失色。
罗殿国一向依附大理,同时,他也是作为大理与大宋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现在毫没来由的,罗殿国就被灭国了,不能不让高颖德怀疑是大宋想要对大理有所动作了。
可是大宋如今的状况着实不佳啊!
在河北路,陕西路上连吃败仗的大宋,应当没道理在这个时候,再度在大理起兵戈啊!
不过也说不准,兴许就是因为大宋在河北路、陕西路连吃败仗,国内士气低迷民心不稳所以想要柿子捡软的捏,来弄一弄自己呢!
与大宋比起来块头来,高颖德自认的确是一个软柿子。
高颖德立即派出了人手,官方的、私下的两路出击,去打探一个究竟。同时国内也开始紧急动员起来,真要有事,不至于手忙脚乱。
虽然比起大宋来,大理的确是弱了一些,但大宋真要入侵大理,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天时地理人和,大理可是占全了的。
而且在高颖德看来,不管大宋那边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这对于自己,何尝不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呢!
只有在不正常的情况之下,自己这个大理国相,才能尽可能地将权力往手里收拢得更多一些,而且在这样的时候,遇到的阻力也会更小。
调查的结果,让高颖德大出意料的同时,也喜出望外。
真正没有想到,大宋居然沦落到了这样的一个地步。
入侵罗殿国的,居然是萧家的那个老二,萧诚萧崇文。
说起萧家,却是让高颖德佩服之极的。
萧禹那家伙,养了一个了不得的儿子,如今萧定在西北,基本上算是独霸一方,在高颖德看来,萧定自立为帝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而这,正是高颖德梦想的事情啊。
以前没有注意到萧家的这个二儿子,现在看来,老虎的兄弟,绝然不会是一只懦弱的小白兔,这位萧二郎,隐身幕后,居然还能控制住整个黔州下属的几十个羁縻州并将他们化为己用,而且能一举将罗殿拿下。
这个萧老二,似乎在重走着萧老大的路子,这是也想在大宋的西南挖去一块吗?
这就好得很了!
高颖德几乎欢喜
喜欢抚宋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