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突然撤回兖州燕县,张邈大失所望。
突然撤兵这事,吕布自己也觉得不够仗义,派人转告张邈,待安稳了燕县,还会信守诺言,配合张邈进攻开封。
凭陈留军一己之力,难有作为,张邈无奈,率部东撤,驻扎在陈留与河南尹交界处。
开封战事,暂时进入僵持阶段。
颍北一带,刘芒的主力与侯君集部也处于僵持之中。
而在颍东,王忠嗣驻扎在长社。高俅配合侯君集部,严防阳翟、颍阴、鄢陵等地。
颍东战事,一时也难有进展。
以洛阳军现有实力,难以在颍北和颍东两个方向同时发起强攻。
欲取颍川,只能选择其一作为突破口。
刘芒和杜如晦仔细研究敌军情况后,决定以颍东作为突破口。
命常遇春为将,杜如晦为军师,驻防负黍聚、御寒山一带,牵制侯君集的颍北主力。
刘芒率高宠及一万主力,悄悄撤回,自轘辕关转向新郑。
……
刘芒抵达新郑,立即将傅友德、王忠嗣、岳飞等大将招至新郑,商讨下一步的战略战术。
周边其他诸侯的情况,对下一步的战略战术也起着关键作用。
最让刘芒担心的,是袁绍的动态。
袁绍,没有直接介入这场对决。
但是,冀州在东南方向部署了大量兵力。
袁绍的目的,无非是两个。
趁刘芒的主力在颍川作战,进攻兵力空虚的司隶。
或者,趁曹操与对袁术、吕布等开战,进攻兖州、青州。
从目前态势看,袁绍对曹操用兵的可能性更大。
老曹狡猾。
他不会为了征讨袁术,而被袁绍趁虚而入。曹操始终没敢对袁术用兵,而把主要精力,用来防守。
北面防袁绍、西面防吕布、袁术。
曹操虽然没直接参与豫州之战,但他的存在,也起到牵制袁术、吕布的作用。
而徐州刘备,是同盟中,唯一直接对袁术开战的诸侯。
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刘备最担心遭到袁术的挤压甚至蚕食,因此也最为积极主动。
刘备和关羽两部,分别从徐州彭城和下邳国,对袁术治下的豫州沛国、扬州九江发动攻击。
袁术部下大将桥蕤、纪灵、袁胤等,率重兵部署在沛国和九江一带。
刘备手下,有关羽、张飞、史天泽、伍云召等猛将,但袁术兵力有绝对优势,且以固守为主。
双方交战数次,各有胜负。
刘备的徐州军虽然未能攻陷沛国、九江,但也将袁术的南方主力部队牢牢牵制在东南一线。
至于孙策、刘表,均未主动参战。
不过,刘芒本也没指望他们主动对袁术发起攻击。
孙策,刘表,均以固守自己治地为主,出动水军,游弋在长江沿线,也起到牵制作用。
而小霸王孙策,借中原混战之机,发兵会籍,拓展自己的地盘。
……
从目前形势看,刘芒短期的战略有两个选择:其一,进军东郡、陈留,首先消灭吕布、张邈。其二,集中力量,夺取颍川。
首先消灭吕布张邈的好处是,可以消除己方东部的压力,也可以减轻曹操西面的压力。
然后,联合曹操,从东北方向,对袁术发起进攻。
但是,这个战略也有隐忧。
东郡、陈留,原来是曹操的地盘,被吕布张邈所占据。
如果消灭了吕布和张邈,曹操一定会以收回东郡和陈留为参战条件。
东郡、陈留,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如果全部交还曹操,会影响以后向南发展的战略。
而如果不把这两地交还曹操,则以老曹的性格,一定不会出兵参战。
甚至,因此而导致讨袁同盟的破裂,也为未可知。
对于东郡和陈留,刘芒更担心的,不是曹操而是袁绍。
东郡和陈留,是冀州通往黄河以南最便捷的通道,袁绍一直惦记着这里。
袁绍与曹操同盟破裂的原因,除蝗灾之外,另一个原因,就在于东郡和陈留。
曹操的东郡和陈留被吕布和张邈夺取,袁绍不仅不帮曹操抢回地盘,反而用尽手段,限制曹操夺回。
中原,像一个巨大的餐桌。
而东郡和陈留,就是餐桌上的美味大餐。
中原诸侯,无不虎视眈眈,盯着这两块美味。
吕布和张邈,是中原实力最弱的两个诸侯。
他们之所以能占据东郡和陈留近两年之久,就在于周围群雄的互相忌惮。
政治博弈和列强争霸,都有一个定律:群雄同时觊觎之地,往往最安全。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很多小诸侯国,全境不过万人,却能立国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就是明证。
周边诸侯都垂涎欲滴,但谁清楚,只要自己先动手抢夺美食,一定会成为众矢之的。
东郡和陈留,就是如此。
刘芒、袁绍、曹操,甚至刘备和袁术,都时时刻刻惦记这两地,但谁都不敢抢先下手。
现在,如果刘芒先对吕布、张邈用兵,其结果可想而知。
……
东郡吕布、陈留张邈,虽然分量不大,却是保持中原平衡的重要砝码。
他们的存在,可以暂时保持中原暂时稳定,可暂时避免与袁绍、曹操之间爆发冲突。
而袁术是大汉公敌,对其用兵,是大义之举。
明确了下一步的战略方向,但如何消灭颍川之敌,还需仔细筹划。
目前,颍川之敌分为三部分
喜欢三国之无限召唤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