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婵跟王晓燕说好第二天去曲源见冯爱荷后,就马不停蹄去找其他约好的客户动员存款了。
王晓燕望着她匆匆的背影,明显比以前瘦多了,不禁怜惜地叹了一口气。
这时候,还在办公室加班的诸葛欣电话催来,她连忙驱车前往。
在诸葛欣的办公室,王晓燕见她容颜憔悴,眼眶乌黑,头发凌乱,王晓燕心里咯噔一下:
“我的大队长,十几天不见,你是不是生病啦?”
诸葛欣微微一惊,道:“我没生病啊,你从哪里看出我生病了?”
王晓燕用十分关切的口吻说道:“没有生病?你一副熊猫眼,邋邋遢遢的样子,那肯定是几天几夜没有睡觉了。”
诸葛欣给王晓燕倒了开水,声音沙哑:“这几天,工作量很大,天天加夜班,睡眠很不够啊。”
“忙什么呢?”
诸葛欣用手指了指推在案头的资料,道:“你看,这几天,非法集资的案件好几个,忙得要命。”
王晓燕问:“借款几个人以上,算非法集资的?”
诸葛欣道:“当下经济环境不好,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的企业和融资者很多,你问几个人以上算非法集资,已经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了。在经济活跃的东川市,内部掌握30个人以上算非法集资,我们江州市掌握在20个以上。按照现在这个势头,我们江州的这个标准要提高,不然的话,我们经侦大队昼夜24个小时不停地运转,也忙不过来啊!”
“你现在处理的这个是什么案子?几个人以上?”
“唉~,”诸葛欣无比惋惜地叹了一口气,“姚慧娟你总知道吧?”
“知道啊,她是姚家坞村的女强人啊,姚家村离我们王家村只有五里路,她很早就开始养猪了,养猪大户,全国劳模啊。”
诸葛欣心情无比沉重,也许是因为疲惫不堪,也许是感慨太深,连连摇头叹气道:
“唉~,人生无常啊!姚慧娟我也是见过几面的。在治安大队的时候,因为她的养猪场是我们公安部门的重点保护企业,我和盛大去检查过消防等工作。她待人很热情的,一看就是一个十分勤快的人。”
王晓燕怀着一种敬佩的心情说道:
“我妈跟她认识,我妈是很很勤快的人,但是我妈说,姚慧娟比她更勤快。我小的时候,我爸妈翻山越岭,去隔壁的安山市买小猪崽,在猪崽市场上认识姚慧娟的。”
“...我妈说,我家就买两只小猪,是养着过年杀的。过年时卖点钱,费的。那时候,姚慧娟一买就是四只小猪,而且那么长的路,四只小猪是她自己一个人挑的,因为她老公是有工作的人...”
“她老公是有工作的人?”诸葛欣问。
王晓燕道:“是啊,她老公在我们那一带,人人都认识他的,他是放电影的,不过好像生病死了已经好几年了。我妈看姚慧娟挑着四只小猪崽,累着够呛,对她说,养四只小猪太辛苦了,劝她少养几只。”
“...姚慧娟告诉我妈说,她一共养了八只,上次已经买了四只了。另外还有一只母猪。我妈说,八只,你忙得过来吗?一年垫猪栏的草要割多少啊!姚慧娟说,不用割草的,我就养在水栏里,猪粪水会冲掉的。”
“...我妈说,那烧猪饲料、喂猪也很累啊。姚慧娟说,都习惯了。我妈说,姚慧娟是一个有本事的。要不是生病,说不定我妈也学姚慧娟的样,成了养猪大户。”
诸葛欣道:
“我知道姚慧娟这个人,是因为报纸上的一篇报道。那时,她的大儿子胡建华从名校fd大学金融学博士毕业,分配在一家信托投资公司当投资部经理。后来他辞去信托投资公司投资部经理的高薪公职,回到江州接管了母亲的养猪场,当起了一名‘博士猪倌’。”
“...报纸上说,当时姚慧娟65岁。20几年前,大字不识几个的姚慧娟从养2头母猪起家,办起了自己的养猪场,发展到年出栏2万头猪的养殖规模。十几年前年,她因此获得全国劳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与获得的荣誉相比,姚慧娟养猪赚到的钱并不多。儿子胡建华认为,母亲的传统养猪方式跟不上时代发展,思维方式过于老化。”
“...早几年前,胡建华从bf财经大学金融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姚慧娟就有让儿子回家接管养猪场的想法。不过遭到全家人的反对,认为回来养猪,简直是大材小用。”
“...胡建华毕业后先在省城一家银行工作,后跳槽到信托投资公司出任投资部经理,年薪几十万元,在省城买了房,结了婚,家庭美满。”
“...这期间,姚慧娟的养猪场因为管理不善,险些倒闭。姚慧娟再次叫儿子回来接手她的养猪场。”
“...养猪场需要拯救,胡建华十分孝顺一生劳碌、却已渐渐衰老的母亲,选择回到江州。他回来,一则是为了母亲;二则是对国家支持三农的政策充满信心。”
“...刚开始,姚慧娟担心儿子不安心工作。一年多过去了,看到养猪场效益直线上升,儿子一心扑在养猪事业上,作为全国劳模的母亲终于放心了,觉得博士儿子依靠科技养猪,效益就是不一样。”
“...让姚慧娟心服口服的是,几年下来,儿子在养猪成本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新技术,提高种猪品质,种猪售价不断往上蹿,每头种猪的价格从700多,逐渐提高到1000多元,仍供不应求。”
喜欢反腐女孩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