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鄂尔多斯高原,古代称朔方,由于三面环河,自古是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高原西、北两侧分布有西套、后套、前套三条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的平原带。
按说被黄河环绕的鄂尔多斯高原,应该是很有条件成为农耕文明固有区域。
但不知怎的,历代华夏诸侯似乎都没有向该地区移民的企图。
也正是因为鄂尔多斯高原阻隔,才让河套平原长期变成一块‘亚飞地’——中原稍有动乱即被游牧民族占据。
说白了,在农耕民族眼中,‘缺水’的鄂尔多斯高原,属于‘不毛之地’。
可是卫朔却深知,哪怕现代自然环境恶劣十分,鄂尔多斯不也一样有人居住?
故而在他看来,鄂尔多斯高原必须掌握在手里,如此才能控制整个河套平原。
眼下朔方大部控制在刘卫辰手中,而前套平原刚刚被拓跋珪占据。
当初为了争夺河套平原西边贺兰部牧场,拓跋珪还曾跟刘卫辰爆发过冲突。
当时刚刚被北魏重创的贺兰部,忽然遭到铁弗部袭击。
拓跋珪一看刘卫辰想捡便宜,登时勃然大怒。
当即亲率铁骑出击,在九原一带击败刘直力鞮,挫败了铁弗部染指前套之意图。
这次冲突为匈奴人与鲜卑人之间,又多添了一笔恩怨。
说起铁弗部与拓跋鲜卑,双方恩怨多数因刘卫辰引起,实在是他太能折腾啦。
从公元359年,刘悉勿祈去世,刘卫辰杀死刘悉勿祈儿子,自立为铁弗部首领始。
一直到公元394年,刘卫辰兵败被杀。
期间三十五年,刘卫辰相继在前秦、代(后来是北魏)之间,叛降无数。
特别在公元365年这一年,刘卫辰将见风使舵的本事发挥地淋漓尽致。
正月时,刘卫辰先背叛代国,代王拓跋什翼犍东渡黄河,轻松击败刘卫辰。
而后,刘卫辰不得已又归降前秦。
七月,朔方稳定后,刘卫辰再次背叛前秦。
这一次背叛让苻坚大为恼火,遂派建节将军邓羌讨伐刘卫辰。
八月,邓羌在木根山擒获刘卫辰。
至此,刘卫辰才算是老实下来,意识到前秦强大,老老实实跟着苻坚混。
如果仅仅是这样,想必历史上拓跋珪在击破刘卫辰后,也不会将刘家诛杀殆尽。
最让拓跋珪对刘卫辰恨之入骨者,乃是因为刘卫辰是覆灭代国的元凶之一。
他无时不刻不想找刘卫辰报仇雪恨,却一直没找打合适机会。
前秦覆亡时,刘卫辰趁机霸占整个朔方,实力随之暴涨。
而北魏立国之初,不但实力弱小,内部还不稳定。
拓跋珪一直忙于平定内乱,根本抽不出精力对付刘卫辰。
直到今年,他伙同后燕降服贺兰、纥突邻、纥奚等部落,才初步完成内部整合。
原本相安无事的铁弗部与北魏之间,关系忽然紧张起来,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
恰在此时,史暠奉命东渡黄河来到铁弗部,拜见刘卫辰。
此行目的旨在试探,试探刘卫辰有无向北魏开战之意图。
悦跋城(今巴拉素镇,位于榆林西四十公里),又称代来城,为铁弗部王城。
城池整体呈长方形,城墙为白泥土夯筑,高四丈左右。
经过城门时,史暠还在墙角处发现有马道,专门供骑兵驰上城头杀敌。
“拜见大单于。”
刘卫辰瞪着一双狡诈的眼睛,上下打量着史暠,对这位河西使者充满好奇。
别看双方毗邻,可他甚少关注河西。
只听说年初河西爆发了一场内讧,连吕光也随之陨落。
其实不光是他,整个铁弗部,都很好奇河西人来意。
“特使不必客气,请旁边就坐。”
“多谢大单于。”拱手谢过后,史暠也不客气,昂首阔步走到旁边坐下。
这时接到父亲示意,官居丞相高位的长子刘右代地,忽然开口问史暠。
“不知特使前来有何贵干?”
史暠先观察一下左右,发现众人都静静看着他,才朗声道:“是为结盟友好而来。”
“结盟?你我为何要结盟?”
“诸位,朔方与河西疆界贴近,道义相亲,理应敦睦友好。”
“远古以来,有国有家者,不盟誓而无法同心同德,定然不能长久友好。”
“河西愿与贵部互通有无,永结盟好。”
河西冒然来结盟固然让人怀疑其用意,但对铁弗部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近来铁弗部上下均知,大单于有意突袭盛乐,可北魏强大,众人心有顾忌。
若与河西结盟,等于多了各盟友,将大大提升部落内士气,有利于稳定后方。
在众人皆期盼刘卫辰答应下来时,却见他冷哼一声,对结盟提议嗤之以鼻。
“订立盟约?哼,盟约有用吗?”
“历朝历代曾订下不少盟约,结果怎样?还不是说背叛就背叛?”
对于一向视盟约为废纸的刘卫辰来说,所谓盟约最不值得信任。
不然,之前他怎会三番五次撕毁盟约,反叛前秦、代国?
临来前,史暠早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
他深知刘卫辰此人狡诈异常,既不会自己遵守盟约,也不相信对手会信守合约。
“大单于此言差矣,今日之契约不同于往昔。”
“哦?有何不同?”刘卫辰不置可否,脸上挂着淡淡的嘲讽之色。
“
喜欢南北朝之征伐天下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