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晴带楚云风首先来的是一家改良派的餐厅,这会儿离吃晚饭的时间还早,但是餐厅里还是有很多人在吃饭。
而且楚云风观察了一下,几乎每张桌子都点了一份麻婆豆腐。
是的,就是麻婆豆腐,那红彤彤的颜色异常亮眼,随便一扫就看得很清楚。
“欢迎光临,请问二位吃点什么?”
两人坐下之后,立刻有服务员上来询问,楚云风虽然听不懂,但是大概还是知道她的意思。
“来一份麻婆豆腐,就一份,谢谢!”
点菜自然是由慕晴来完成,楚云风只听明白了麻婆豆腐这四个词的发音,其余的就像是听天书一样。
环顾了一圈,楚云风发现店里的客人似乎都非常喜欢这道麻婆豆腐。
似乎是有着一种信仰在其中,大家吃的时候给楚云风感觉表情很是虔诚,仿佛这是一道迷之美食。
而且吃法上很是奇怪,有些人舀起一勺,淋在米饭上,然后将米饭跟豆腐混拌在一起,就这么一勺一勺地吃。
还有人将麻婆豆腐舀进夹饼中,就像是肉夹馍那样,吃得津津有味。
更有甚者,就这么一勺一勺地送进嘴里,也不加米饭,也不加其余主食,就这样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
吃一口,抬起头来,眼中含着泪光,让人看起来像是在虔诚地祷告,竟然能够吃到如此美妙的食物,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
但是在楚云风看来,这人估计是被辣着了......
眼泪都被辣了出来......
如果在国内,大家看到这样的吃法,一定都会笑出来的,有这样的吃法吗?
“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慕晴看到了楚云风眼中产生的疑惑,一开始自己也觉得很有意思,但是查询了一番之后,慕晴释然了。
“确实有点儿,这是不是跟当地的风俗和饮食习惯有关系?”
楚云风只能从这些方面来解释了。
“只说对了一部分,其实豆腐发源于中国,但同样也是RB最具有代表性的食物之一。
你知道在现代英语中,豆腐之所以念“tofu”而不是“doufu”,就是因为它最初是通过RB被广泛介绍到西方去的。”
慕晴之前的资料可不是白查的,对于豆腐在RB的发展可是详细了解了一番。
“原来是这样,国内很多的文化精粹都是别人帮我们发扬出去的,而自己有的时候却根本不上心,等到出现“异常”了才知道据理力争。”
楚云风摇了摇头,对于这种现象也是有些无可奈何,这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大家重视的程度不够。
“你一定很好奇这麻婆豆腐为什么会在RB这么风靡吧?”慕晴笑着问道,在这家餐厅做的这道菜还没上来之前,自己可以给他好好科普科普。
看到楚云风好奇地点了点头,慕晴继续说道:“你知道现在国外最流行的中国美食是什么吗?”
楚云风继续摇摇头,然后猜测道:“左宗棠鸡?李鸿章杂碎?”
之前似乎听人说起过这两道菜,据说在国外很是风行,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都不是,而是这道麻婆豆腐。
这道菜,你可以在巴黎左岸小巷子里,在东京神田艺术范儿的街区边,在纽约霓虹灯闪烁的中餐厅里找到它。
无论在哪里,它都是像神一样的存在!
这些老外们就像他们一样,拌饭、放进囊里,还有在吃意大利面的时候也加了进去......”
慕晴话音刚落,楚云风就笑了出来,可以想象一下吃意面的时候来一勺麻婆豆腐,那画风还真是很有意思。
“笑什么笑,人家说的是真的好不好!”
慕晴给楚云风丢了个白眼,继续说道:“要说这RB麻婆豆腐的传奇和发展,都源于一个人,他就是陈健民。
这位川菜大师出生于1919年,11岁便开始在餐馆里打杂,靠洗碗的时候偷偷用手指头抹盘子尝味道来学习烹饪调和之道。
然后,他成了爱画画爱女人更爱美食的张大千家的厨师。
1952年,因为张大千前往国外,陈健民辗转到台湾和香港工作,最终登陆日本横滨港。
1958年秋天,陈健民同一道来日本的台湾友人黄昌泉开办了“四川饭店”,专营麻辣口味的四川菜。
当时NHK就距离四川饭店不远,这里成了演职人员的“高级食堂”。
彼时日本正处于战后恢复阶段,物资匮乏。据统计资料显示,每四人当中就有一名患有营养不良。
为了教家庭主妇“如何让孩子吃到价廉却营养丰富的食品”,NHK制作了一档叫《今日料理》的节目,他们也邀请了陈健民参加。
从1959年开始,陈健民多次参加这档节目,也正是借助它,他真正把“麻婆豆腐”变成了日本的国民料理。
陈健民的麻婆豆腐并非一成不变,麻婆豆腐讲究麻而辣,花椒和豆瓣酱甚至可被视为麻婆豆腐之魂。
但是口味清淡的日本人很难接受这种重口味,陈健民刚开始推荐麻婆豆腐时,就在口味方面进行了改良,就连他自己都承认:“我的四川料理有点改动,不过还是正宗的,味道很好。
因为日本很难买到豆瓣酱,他甚至还把麻婆豆腐中重要的豆瓣酱改良为大豆酱和辣椒。
用辣椒代替花椒,使用八丁味噌代替了豆瓣酱,减轻麻辣口感,让RB人更容易接受。
就这样,适合RB人口味的麻婆豆腐便诞生了,开始了它征服RB人味蕾的
喜欢美食小当家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