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林羡海之后,方洪就彻底的留在了这里。白天的时候,他会随着众位佃户一起下地去干活。而到了晚上,他就会将白日里发生的事情,一点一点的记录下来。
有他挖掘沟渠时候的感受,有对于这干旱天气的抱怨,而更多的,则是他对于种植农作物的一些心得和理解。播种、收割、肥田,不少零碎而基础的知识,都被他给记录了下来。他写这些东西,基本上没有什么目的,想到哪写到哪,也不想着以后能出版流传至后世什么的,全当是自娱自乐。
字里行间,也不讲究句式的齐整和规范,有的时候会冒出两句先秦时候的古文,有的时候,又全是大白话。若是给一些传统一点的读书人看了,肯定会指着他的鼻子骂上几句的。
那些古板的读书人,认为纸张和笔墨都是神圣的,你写出来的每一句话,都必须得是你智慧的凝结。若是胡写一气,那就是在浪费纸张。
但方洪全然不管,就是由着自己性子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高兴的时候,一晚上能写好几页纸,不高兴的时候,写上两句话就算完了。
随着日子的推移,这写下的这些东西,都有个数十页纸了,装订起来,也有一本书那么厚了。方洪也跟随着读书人的习惯,给这书起了一个名字,叫《语天杂录》。
凡人语天,但能窥见一隅而已。方洪虽然拥有五品神位,神通广大,伟力收归自身。但在天命面前,也脆弱的跟个凡人一般无二。他以此为名,便是为了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得意忘形,你再强大,不得超脱,命运也由不得自己。
大约过了一个月的时间,山西河南等地的旱情,变得越发的严重。一个多月滴雨未落,各地都开始告急。良田枯死,百姓流离失所,一片哀鸿遍野。
朝廷的赈济也根本就跟不上,先不说朝廷有没有那么多的粮食,就算是现已派发下来的赈灾钱粮,都被层层克扣,最后所剩无几。这等事情,是避免不了的,上头的官员,或许爱惜羽毛,不肯贪这点小便宜。但下面的那些普通官吏却不管这么多。一个个伸长了脑袋想要从这笔赈灾粮款里头分一杯羹。
一应大小官吏,吃的满面红光。就算没有吃到的人,也至少可以保证自己饿不死。真正受苦的,只有那些普通的百姓。
不少地方的灾民,在嗷嗷的等着粮食,但到最后,只变成了一碗混合着泥沙石子的稀粥,一抖碗,叮叮当当的作响。
这样的东西,又怎么能填饱肚子?似这样的,吃下去只会加速死亡而已。再又熬过了半个月之后,民怨开始沸腾,很多地方已经开始有了乱象。
你若是暂时不赈灾还好,至少还给众人留有一丝的希望,大家期盼朝廷的钱粮。可你拿出这么个东西糊弄大家,那不是把人最后一点的希望,通通都给掐灭了。
本来按照这么发展下去,各地百姓起来造反,那是必然的事情。可就在这个时候,无锡的大商人安国,拿出了六十万石的粮食,在各地开始赈灾。
六十万石的粮食,初听起来貌似不少,但实质上,放眼整个北方大地,其实连个水漂都砸不起来。他也只能拿出一些粮食,去往灾情最严重的地方贩卖。
他的粮食,要低于市价不少。如今很多百姓身上虽然没有多少钱,但买些低于市价的粮食,那是完全可以的。毕竟在灾年的时候,各地的粮商都抢着提价,原本他们的那点钱,可买不了多少粮食。
本来很多无良的商人,看到安国低价卖粮,还准备去凑凑热闹,打算从大量的买进,然后高价卖出。谁料到人家早有准备,直接粮食限购,每个人买的粮食不得超过五十斤。如果你还想低价买粮,可以啊,只要你能找到大量的人手,每日都来排队,肯定也能弄走不少粮食。可你要真的这么做,那肯定得亏死,光是组织人手的钱,都要远远高于卖粮的钱了。
随着安国的插手,各地的灾情,竟然有了稳定的趋势。而这些地方的消息,也传到了方洪的手中。
方洪一个多月之前,就开始着手的让人训练青衣会的刺客。在他神通的帮助之下,那些刺客成长的时间,大大的缩短,虽然才一个多月的时间,但已经初见了成效。
这些刺客分散在各地,平日里隐藏起来,收集地方上面的消息。待到要用的时候,随时可以调用。方洪的消息,便是从青衣会这些刺客的手中得来的。
“看来安国干的不错,手腕和能力都有。”方洪收到了信之后,神力微微一震,那张纸条就化作了飞灰。而他面前的一只鸽子,则双目转动了一下,翅膀一张,迅速的飞往远处。
青衣会的信鸽,也都被他用神力改造过,一个个不仅飞行能力更强,连智力都比寻常的信鸽亚要强悍不少。用来传递信息,极为快捷和方便。
当然,方洪也有更快的沟通方式,那就是在各个人的脑海之中存放一颗自己的念头,他只要心念一动,就能瞬间跨越无数的距离,降临到其的脑海之中,阅读对方所知道的一切东西。
“不过,他似乎遇到了一些难题。”方洪抬头看向了南方,通过青衣会的情报,他对于安国那边的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安国毕竟是掌舵一方的大商人,赈灾之事虽然繁琐,但于他而言,却没有什么困难的。但很多时候,困难不是出现在事情的本身上面,而是因为外来因素的影响。
他一个人拿出
喜欢我是明朝一小神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