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跟老妈好容易摘好了,老妈就用菜刀把韭菜给切成小段了。
她把切好的韭菜,装到一个盆子里了,
又往里打了几个鸡蛋,撒了些盐,就在那搅和上了。
张三一看,这个简单呀,咱能干呀,就把老妈的活给接过来了。
张妈就去和面了。他一边和面,一边对儿子说:“王娟要是回来,你也别破大盆——端着哈。”
张三听老妈这样说,就只能苦笑了。
感情老妈还以为自己是那个能给家三瓜两枣的有出息的儿子呢。
岂不知自己是让人家给扫地出门的呀。
看来老妈对自己的期望还是那么高呀。
人家张大乏的儿子都能有出息了,咱能让老妈失望吗?这个好像真不能呀。
乏,就是没啥能耐的意思,大乏,就是啥也不是的意思。
张大乏名子叫大力,别看他的名子挺威武的,
可他还真就没啥力气。
他小时候身体就不好。
后来在他十岁那年,又被生产队里的马给撩了一噘子,把他的右胳臂给踢折了,
脏腑也伤了,好悬没要了他的小命。
等大乏好了,他的右胳臂也伸不开了。
在生产队只能干点轻活了。
生产队给他记半个工分。
那时候,人们管这样的大人或半大孩子叫半拉子。
等大乏长大了,顶着这么一个外号能好找媳妇吗?
当然是困难了。好不容易找了个腿脚不好的女的成了家,
这才算把终身大事给解决了。
别看大乏干啥啥不中,可他的儿子却长的人高马大的。
他比张三还高,差不多能有两米了。
身大力不亏,还能吃辛苦,又学会了木匠活。
一来二去的就把家给过起来了。
后来在省城里开了个规模挺大的沙发厂,
出来进去的都开上奥迪了,他也就成了村里的头面人物了。
张三想到这些,就暗暗的咬牙。
他想:“人家张钢都能把家过起来。
俺张三咋就不能呢?咱必须让爹妈过上好日子呀。”
对了,张大乏的儿子名子叫张钢。
张妈和好面了,看见儿子还在那跟馅子较劲呢。
就说:“行了行了,都让你给搅和卸汤子了。”
这才把张三从立大志的状态中,给拉回来了。
娘俩很快就包了两盖帘的饺子。
饺子包好了,张爹也领着小孙女回来了。
小丫头嘴里还叼着个用柳条拧成的叫叫,嘟嘟的吹呢。
她的小手里还拿着两根榆树枝子,上面结满了榆钱。
张三一看,就乐了,这下上老榆树精家串门子的借口找到了。
他就对老妈说:“咱明天整点榆钱粥喝呗。”
老妈一听就同意了,这件事就这样定了。
做榆钱粥,这还是跟逃荒来东北的sd人学的呢。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遇到了大灾荒。
再加上有些领导的瞎指挥,使的灾荒更加严重了。
那时候,好多省份都饿死人了。
张三听爷爷说过这个事,直到现在他也不能理解那段时期的好多政策。
秋天庄稼都成熟了,偏偏不让秋收,搞什吗深翻地,
把粮食都扣到土里了。那时候的领导,得喝几碗苞米香,才能下这样的命令呀?
还有后来的农业学大寨的运动。
咱学学大寨那种拼搏精神就得了,
非得学人家的做法。人家大寨是七沟八墚一面坡的地形,
他们不修梯田,哪来的田种呀?
可你东北平原哪来的山呀?
让社员把良田挖掉,用土堆成山,再在人造山上修梯田,
这得多聪明的脑瓜子,才能想到这样的主意呀?
那时候,从关里逃荒的人们就是在春夏之交这个青黄不接的时节,来到东北的。
东北的亲戚家也没多少余粮呀,就只能挖些苦麻菜,噜点榆钱,掺点苞米面做粥对付了。
总算把那段苦日子给熬过去了。
这些到达东北的人们,都是幸运的,好多逃荒人都倒在路上了。
所以说,榆钱,苦麻菜啥的可是积老德了。
就在张三胡思乱想的时候,饺子煮好了。
;
喜欢渡灰尘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