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御医”在仓促之间进宫,造成了皇宫内外的恐慌。`万岁殿行色匆匆的宫女,老头们激烈的会诊争论,动荡的气氛从万岁殿开始扩散……
金盏在万岁殿呆了一整天,她看到老头们的摇头、叹息和皱眉苦思,已从中感觉到希望的越来越渺茫。她终于离开了这个慌乱之地,来到了三清殿。
曾经救过她的小道姑清虚还在睡觉,金盏命人掀了清虚的被子,将其从床上软硬皆施弄起来。金盏叫清虚想办法……但这小姑娘一脸茫然。
金盏不由分说下令道:“将清虚道姑护送到万岁殿。”
清虚还在一个劲说道:“太后,贫道不是郎中,连脉象也不懂!”
“是皇后!”金盏生气道,她此时还在乎称呼,是觉得太后这个称呼不吉,“你能救我,就应再救官家一次。”
清虚被半推半拽地弄出了三清殿。金盏正要随后离开,却被三清殿大殿中的元始天尊神像所吸引,那泥塑的像做的十分精妙,表情和姿态栩栩如生,特别是动作仿佛是活的一般。
金盏立刻停下了脚步。
她转过身,走到神像的蒲团前站了一会儿,身边的宦官宫女忙回避退后。金盏缓缓在蒲团上跪了下来,抬头望着俯视大殿的高大神像。
“兴许我本不该活到现在……”金盏一开口,声音无法控制地哽咽了,因为她的脑海中浮现了多年前在去淮南的路上,郭绍指天誓的场面。
当时的场面如同就在眼前,郭绍的声音也如同还萦绕在耳际:违背天命者,郭绍。老头要降罪,冲着我便是。
金盏无比虔诚地拜道:“请天神收走我的性命,让他好好活着……”
金盏已经很多年没给人叩拜了,她的地位尊崇,通常是接受别人的乞求和感恩;但是现在,金盏却无助又卑躬地跪在神像面前。`
那尊神像的表情做得很奇特,乍看很淡定,细看又仿佛在冷笑,仿佛在嘲笑凡人的脆弱。
金盏站起来,在蜡烛上点了三支香插在香炉里,又咬破手指,把鲜血滴到香炉里,复跪到蒲团上,闭上眼睛,全心地向神乞求拿走她的一切……
……
西北的雨停了,不过已是下午。中军下军令,明早启程。
帐外有人禀报道:“大帅,东京来人了。”
李处耘的神情顿时一变。这个叱咤战场的大帅,此刻在仲离眼里却如惊弓之鸟,任何一点风吹草动就能让他紧张不安不已。
“大帅?”账外的声音又响起。因为李处耘好一会儿都没出声。
李处耘这才颇有些犹豫地开口道:“先带到这里……”
等了许久,一个布袍人被将士带进了大帐。布袍人进来便一边掏东西,一边说道:“小人是护国公(罗延环)府上的人,带的是阿郎亲笔书信,请李公过目。”他又沉声道,“东京出大事了!官家身染重疾,听说已不省人事!”
不料李处耘却完全没有大惊失色的表现。仲离自然也没有太多意外,他们已经事先知道……不仅是因为突然调回大军的军令,还另有一个消息。
“你下去罢。”李处耘很沉得住气。
布袍人面有诧异之色,嘀咕道:“我家阿郎也知道不久,赶紧就派小人来了……”
等信使出去,李处耘才有点动容道:“罗延环到底是过命的兄弟。`”
仲离没吭声,听到这句却觉得李处耘虽然有城府,但老练上还差点火候……如果李处耘到了仲离这年纪,经历的事儿够多,他会明白:罗延环能送出这封信,主要不因兄弟情;而是自觉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是一种明确的选择。
仲离认为……在这种选择生死立场的时候,看处境,有的人会更早选择、更干脆;有的人会等一下,更愿意等到事情更明朗一些。如此而已,就这点区别;什么过命的兄弟,还是太轻了。
李处耘与仲离面面相觑,神情更加凝重。他们不是不震惊,而是早有心理准备。
仲离沉吟道:“没想到事情变得这么快……”话里还有一丝微妙的兴奋和兴庆。
李处耘倒是嘴角一阵抽搐,看得出来,他是真为皇帝的消息感到痛心。仲离从他细微而毫不做作的反应,感受到李处耘在忍受巨大的痛楚。
仲离附耳道:“李公真有成大事之风范,危急关头沉得住气、稳重英明!”
李处耘分开腿四平八稳地坐在凳子上,冷冷的一张脸,悲意和无奈微妙交替,没有理会仲离。
仲离又低声道:“今上准备不足,突急症,以至动荡。但李公也无甚准备,现在并非轻举妄动之时……越是危急,越得沉得住气。”
仲离明白李处耘心里很有城府,现在劝他造反,肯定是不行的,李处耘没那么傻!因为从前营河西军团到朝廷中枢,有太多人掣肘李处耘,准备不足,风险太大;一旦轻举妄动,李处耘完全无法掌控局面。
也不是没有办法,就是孤注一掷行非常之事,比如把魏仁浦以下的一帮人直接杀掉。但这个做法不说失败的可能很大,而且也不是李处耘这样的人行事风格……愿意铤而走险鱼死网破的,多半都是“舍得”拼的人;李处耘拥有的东西太多了,年龄也太大,没有那份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
仲离想到了更能让李处耘接受的策略,“拖。现在李公最重要的是留得青山在!您不能太快回京,回去肯定完了!”
李处耘冷冷地看了仲离一眼,目光中已有怒气。
喜欢十国千娇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