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格伦实验是这样的,假设你现在是一名应征参与实验的人士。你被告知实验的规则是这样的:你在一个房间里扮演老师,手中拿一张问卷,面前放一个按钮。而在另外一个房间,有一名学生被连上了电线。你在这边问问题,学生在那边回答,每答错一道题,你就按一下面前的按钮。学生回答的错误次数越多,电压就越大。第一次,75伏,学生嘟囔了。第二次,120伏,学生叫痛。第三次,150伏,学生表示想退出实验。第四次,200伏,学生大叫:“血管里的血都冻住了!”第五次,300伏,学生拒绝回答问题。直到330伏的时候,学生那边没有传来任何声音……也就是说,那边的学生可能已经被电死了。你认真假设一下,如果是你,到第几次的时候会招架不住心理压力宣布放弃?但是主办实验的人会不断告诉你,甚至警告你,你既然选择了参加实验,就必须完成它,你别无选择。你该怎么办?而到最后,真实的实验结果是怎样的呢?
米尔格伦实验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最终结果令人吃惊。刚开始,专家、学者判断最多只有十分之一的人会狠心按下最大伏特数的电压按钮。但是,最终却有65的人这样做了。也就是说,参加实验的40人中,有27人选择“杀死”学生。当然,作为一个心理学实验,没必要玩真的。所谓的房间那边的“学生”,是工作人员扮演的,根本没有连接电线,只负责在那边做反应而已。
一般对米尔格伦实验的解释是当一个人身在一种特定的制度时,他会把自己作的恶、所有的责任都推卸给制度。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专制的政府管治之下,例如希特勒的纳粹德国,人们会毫无顾忌地作恶。后来整个实验的视频记录,被整理成纪录片,名字就叫《服从》。
但是《错不在我》的作者从认知失调的理论去解释米尔格伦实验,也是可以说得通的。甚至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把自己的责任推卸到制度上去。因为每个人都无法面对,“杀死”学生的是自己。
那么我们又要问,这种不断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的做法,难道不是自己骗自己吗?没错,确实是自己骗自己。但人的心理奇妙之处在于,往往骗着骗着,自己就真的相信了。所以,你看在法庭上,有的人在受审的时候,把自己的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然后控方拿出铁证如山的证据,被告往往看了目瞪口呆,大喊“冤枉”。这时候我们就说:“装,继续装。”其实,被告不见得在“装”,而有可能真的忘了。对,人的记忆是可以重组的。所以尼采才有那句名言:“我的记忆说:‘我做了。’我的自尊坚持道:‘不可能是我做的。’最后记忆屈服了。”
千万别小看这点,因为对记忆的迷信以及对精神分析学派的迷信,很多人都被冤枉锒铛入狱。在精神分析大行其道的年代,心理学家发现,成年人的很多不良习惯,比如尿床、沉迷shǒu_yín等,与童年时受到过性侵犯有关。所以,一些人就开始回忆,自己小时候遭到过谁谁谁的性侵犯。然后,就去追诉这些“犯罪嫌疑人”。当年可真的就有不少人,因为这些记忆就被抓进去了。直到后来,dna技术出现了。你说谁性侵过你,那好,找来化验吧,才发现一大批冤假错案。那些人幻想的“记忆”,换一个现在流行的词,其实是他们“脑补”出来的。
喜欢如果这样,会怎样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