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沐洢被送到医院的时候,体温已经接近人体的最低承受极限了。要是再晚上十分钟,她的呼吸就必然会停止,那时一切都将无可挽回。好在她迅速得到了完善的救治,体温逐渐回升。不过虽然心跳已经恢复了正常,她却迟迟不见醒来。
此刻,她的脑海中仍是一片混沌。缺氧带来的损伤尚未完全消退,使邓沐洢进入了一种类似于梦境的幻想状态。这是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如果这种自我保护机制最终也没有得到解除,那么在医学上那个人就会被宣告死亡——人们通常称之为植物人,生存的希望有,却无限接近于0。
邓沐洢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完全的虚空中,周围是完全漆黑的空间,没有一点光,也不知道向外延伸了多远。接着,在这无尽的虚空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实体。微弱的光线刺穿了浓重的黑雾,同时,她也感到了那一点点质量的吸引力,微弱却又恒定。
更多的小光点出现了,上万道万有引力汇聚成一股洪流,将她向它们那里拉去。但邓沐洢还没来得及到近处观察一番,那些小光点就在各自的引力作用下,开始了疯狂的运动。引力波开始变得迷乱,渐而催生出一场席卷一切的风暴,光点汇成的激流在犬牙交错中绕着风暴眼旋转。不时有更多的小光点加入进来,风暴逐渐成型,壮大。
光晕在变幻,每当邓沐洢想要靠近一团星光,那团光点,就会腾的炸开,只留下一片虚空。渐渐的,所有的光点凝成了一堵厚实的光墙,上下,左右,全都是密密麻麻的光,它们在旋转中绘出一个个精妙的结构,却又让人捉摸不透。邓沐洢惘然地四处望着,她惊恐地发现,自己正离风暴壁越来越近。
邓沐洢的心跳越来越快。那一起一伏规律的折线被完全打破了。红线如一条顽皮的小蛇,忽而竖起陡峭的山峰,又忽而跌落至谷底。波峰间的间隙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动脉如一根弦,已经紧绷到了极限,只待最后的一拨,就会在一声脆响中断裂。
刺耳的电铃声在值班室骤然响起,灯不住地闪烁。医生忙放下手中的笔,急促的脚步声在走廊里回响。
风暴壁紧紧地压了过来,邓沐洢发现自己已经没入了星的湍流。意识在一瞬间均匀散开,她一下子进入了量子态,概率云散布到了整个空间,她既在这里,又在那里,她无处不在。于是,一切都清楚了,茫茫星海仿佛就是他身体的一部分,每一个细节都纤毫毕现。从更高的层次俯视着这一切,邓沐洢一下子看懂了那些精妙的结构,最深层的规律一览无余。
医生推开了房门,看到病人已经睁开了双眼,直洞洞地望着他。那眼神,美丽而又带着一种悲哀,直看得他心里发毛。
她一个人站在山顶,远处是那座辉煌的城市,高楼耸立,依然浑然不觉的普通人们还在里面享受着最后的光明,夕阳在她脚下缓缓下落。晚风吹动着她单薄的衣衫,苍凉的话音在这高山之上久久徘徊。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出自汤谷,次于蒙汜。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附:《天问》是屈原所作楚辞中的一篇“奇”文:说它奇,不仅由于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同于屈原的其他作品,更主要的是从作品的构思到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作者思想的“奇”——奇绝的内容显示出作者惊人的艺术才华,表现出诗人非凡的学识和超卓的想像力。可以说,《天问》是中国最早,也是最有名的与宇宙规律有关的诗词。(对古文不感冒的读者可以跳过)
全文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出自汤谷,次于蒙汜。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女岐无合,夫焉取九子?
伯强何处?惠气安在?
何阖而晦?何开而明?
角宿未旦,曜灵安藏?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
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
鸱龟曳衔,鲧何听焉?
顺欲成功,帝何刑焉?
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
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
洪泉极深,何以窴之?
地方九则,何以坟之?
河海应龙?何尽何历?
鲧何所营?禹何所成?
康回冯怒,墬何故以东南倾?
九州安错?川谷何洿?
东流不溢,
喜欢星海之尘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