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来了,带着长孙皇后还有一班大臣,今天是书院每年例行选士的日子,所以并不奇怪李二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李承言不知道李二什么时候到的,因为就算是李承言的家臣,也不敢违逆李二的意思。
两个人的茶会变成了三个人,在这间小屋子里,其余的人没有坐下的资格。
长孙总是善解人意的,知道李二好茶,所以洗净了一个小杯子,将茶水送到李二的身前,一如杨婷儿跟萧美娘一样的温柔体贴。
李二端起手中的茶杯轻轻的抿了一口,香味凝而不散,从舌尖一直到舌根有、苦到甜的变化让李二轻轻的点了点头,“接着说,刚刚听你说的很有意思。”
很有意思这句话让李承言忍不住想吐槽些什么,好好的情绪完全被打断之后的感觉,就跟荒郊野外的***被人发现了之后的感觉一样,再也没有任何想继续下的心情,当然,李二的话李承言不敢不听。
“所谓心学,心是指良心,本心,大人心,赤子心,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心中有天理,无私心,就好比世间有规矩,有规律,有规矩就能丈量世间万物的方与圆。无论有多少方和圆,无论这些方和圆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规律,不然这些规律就是不正确的。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孔颖达一边听,一边点头,然后似乎是有些疑惑:“那如何才能做到存善而去恶?亦或者说,如何才能分辨善恶。”
李承言轻轻的点了点头,然后言道:“善,德之建也,心地仁爱,品质淳厚着为善,此为善,也就是说本心使然之事为善,老子曰:上善若水,就是说善就像是流水一样,随着本心而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滋养万物而不傲,此为善。”
“何为本心?”
“本体只是太虚,太虚之中,日、月、星、辰、风、露、雷、电、阴霾、噎气,何物不有?而又何一物得为太虚只障?人心本体亦复如此又有言,心者身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
“大善。”
孔颖达跟李承言两人一问一答,李承言的话在孔颖达的心里产生了很大的震动,善依本心,这就是李承言所要说的重点,凡是依照本心做事,抛却私欲,抛却外界的影响。
凡是遇到一件事情,人们总会在第一时间想到一个解决的办法,或者是应对的办法,然后在选择最适合的处理办法,这就叫私欲,如果说人总是按着心中的善做事,那么事情就会趋近完美。
如果说宋朝朱熹之前的儒家学术还算得上正统的话,那么朱熹理学之后的儒家,就已经成了统治阶级用来阉割人性的工具,他们强调的是人之初性本恶,由道问学,强调格物致知,即穷物理,强调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以为人的道德水准必将随着知识的增长而增进。
李二虽然也是学识渊博,但是李二的学识讲究的是平衡,是帝王心术,所以对于这件事情有些听不太懂。
“也就是说,心学就是教人如何为善?既然为善,为何还有学术之分?”
李承言闻言点点头说到:“所有的学术都是再宣扬善,只不过是宣扬的观点不一样,就比如对于君主的忠心,有些人认为忠于君主即是善,有人则认为忠于民族即为善。学术之分,乃是对于善的理解不同,儒家曰善,乃是以礼治约束人去为善,道家讲究的是无为,墨家讲究的是兼爱,佛家讲究的是服从忍受,人性的不同对于善的理解也不同。”
李二点点头,又说道:“如此,怎么才能叫与人为善?”
“善不是学出来的,而是存在于人心底的,天下虽大,只要一心向善,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哈哈,如此,太常卿恐怕这世间要多一圣。”
孔颖达亦是大笑说到:“教化万民,乃是先祖毕生之愿,还来得恐怕直说。”
李二哈哈一笑:“倒是朕失言了。”
心学的作用在于解放人的思想,这种解放不同于后世的洗脑式的解放,而是让人正确的理解儒家真正的思想到底是什么,相对于理学掺杂了太多太多的私念,心学更注重人的自我培养。
李二来时匆匆,去时亦是匆匆,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李承言轻轻的叹了口气,后世的理学成了被统治阶级用来奴役百姓的工具,到了清朝更甚,李承言的所作所为,就是想给以后的人一个解放思想的契机,具体会有什么样的效果,李承言不知道,毕竟一个时代跟一个时代的价值观不一样,只能是走一步没看一步了。
司马相看着站在眼前的李承言说到:“若你不是大唐的太子,恐怕近日之事定不会善了啊。”
“师父多虑了,父皇不是那种会嫉妒的帝王,他所需要的一切都是想要这个天下变得更好,他需要的是一批能干实事的官员,反而我更担心的是五姓七家,均田制,科考制,您开的书院,每一个政令都是在砍他们的根基,就算是嘴头上不说,心里肯定已经开始记恨了。”
“哼~一群有家无国的家伙。”
对于五姓七家的事情,司马相一直是忌惮而又反感,他们的势力太过庞大,强大到就算是一个国君也不敢轻易的招惹,他们的强大就在于对于知识的垄断,还有官场错综复杂的关系,李二跟李承言对于五姓七家的打压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喜欢贞观纵横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