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发展历程编辑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就出现了乐师及唱班、杂耍。汉代百戏流行,到了汉代中期,百戏活动在山西省晋南更是风靡一时,虽说当时的百戏还算不上戏曲,但它已经形成、孕育出戏曲艺术的胚胎。从汉代到宋代,经过一千多年的孕育和演变,戏曲日趋成形。到北宋年间,在山西南部的一些乡村已出现了专供演员演戏的大戏台。所有这些,都反映出当时山西南部的戏曲艺术已达到一定规模。
最早流传于山西西南临猗、万荣、运城一带的锣鼓杂戏及晋北五台、应县、山阴、宁武、朔县、岢岚、五寨一带的赛戏和山西东南长子、平顺等地的队戏,对于山西省戏剧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戏剧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伴奏只用大鼓、大锣等打击乐器。
明清两代,随着元杂剧的衰落和昆山腔、弋阳腔、青阳腔等声腔剧种在山西省的流传,以梆子、乱弹为主体的地方戏曲蓬勃发展起来。明代嘉靖年间,吉县重修乐楼的碑记中就有“正月吉日蒲州义和班在此献演”的记载。清康熙四十六年冬季,平阳知府邀请戏剧家孔尚任在平阳纂修《平阳府志》时,在新春元宵节当天,观赏了当地秧歌、竹马、昆曲、乱弹等各种传统的民间文艺活动,他在一首乱弹词中写到:“乱弹曾博翠华看,不到歌筵信亦难。最爱葵娃行小步,氍毹一片是邯郸”。他这里说的“乱弹”,即为蒲州梆子,从这首讲诗文中可以看出,当时蒲州梆子已形成独特的表演形式,并且已出现了像葵娃这样基本功扎实的著名演员。
蒲剧,又称蒲州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戏中最古老的剧种,因起源于山西西南蒲州(今永济县)而得名。它形成于明末,盛行于清代,剧目多达1000余个。慷慨激越而又委婉柔和,粗犷豪放而又细腻缠绵的艺术风格,特别是浓厚的地方色彩,使蒲剧在晋南民间深受喜爱。
蒲州梆子传到晋中,与当地的秧歌及说唱艺术相融合,形成了中路梆子。清朝同治以后,中路梆子的名气愈发响亮,开始流传到河北、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地,博得当地人喜爱,以后,就以“晋剧”称名于世。晋剧从咸丰、同治年间开始,唱响不衰,盛事迭出。清道光之前,晋剧曾一度雄踞北京剧坛,以至成为山西的代表剧种。
受到蒲剧传播的影响,晋北产生了声腔激越、风格豪爽的北路梆子。明朝末年,两次大规模移民使大量晋南人迁居晋北。移民心恋故土,喜闻乡音使蒲剧在晋北渐渐传播开来。在与当地语言和民间艺术的融合中,最终形成了以古代燕赵“慷慨悲歌”的边塞风骨遗存为基本特色的北路梆子戏。
上党梆子,起源于素有深厚戏曲传统的古上党郡泽、潞二州,由明清时期外地传来的罗罗戏、卷戏和地方小戏俗曲,融汇从山西西南、晋中流入的梆子戏而成。[2]
3内容编辑
蒲剧
蒲剧又称蒲州梆子,也称“乱弹”、“晋腔”、“山陕梆子腔”等,与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并称为我省四大梆子。
清嘉庆、道光年间,蒲州梆子慢慢形成了南路、西路两个流派。南路派以芮城大弯大调,基本不使用假嗓;西路派以蒲州大都粗犷火爆,在特技上有一定功夫,且唱词较多,戏文通俗易懂,剧目丰实。
清咸丰、光绪年间,祁县太谷票号用一千两白银收买了蒲州的一个戏班,他们到全国各地走访演出,在此期间,带出了一大批著名演员如七百生、老蒲州等,他们在走访演出的同时,同中路梆子、北路梆子及京梆子有了密切接触,使他们的戏路更加宽广。蒲剧名伶人才辈出。如老元儿红(即张世喜:山西猗氏马营人、郭宝臣之师)、郭宝臣、二宝红、天明亮、盖陕西、十七生等都能独当一面,而郭宝臣、侯俊山尤为杰出。
20世纪20年代,蒲剧出现了不少优秀剧社。他们活动遍及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少以杨登云、孙广胜、王存才为首领的著名演员。
新中国成立以后,蒲剧事业有了飞速发展,出现了如任跟心、郭泽民等一大批为蒲剧艺术做出重大贡献的著名演员。
蒲剧的音乐包括唱腔、曲牌和锣鼓三部分:剧目有本戏、折戏等500多个,分别以唱、做、念、打取胜的剧目均有。有群众中影响最大者为《窦娥冤》,这台戏集蒲剧演员的精华,珠联璧合,艺术精湛,称誉一时。蒲剧在表演特技上主要有帽翅功、翎子功、髯口功、梢子功、椅子功、幡子功、跷功、扇子功等。
晋剧
晋剧因其形成和活动于山西中部地区而称中路梆子。中路梆子在形成初期,大胆吸收了晋中民间艺术,显示出了中路地方特色,有力促进了中路梆子的发展。
在清末民初,晋中盆地的商业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素养的提高,各路戏剧票社也轰轰烈烈地发展起来。由于许多商人热衷于吹拉弹唱,因此,商人和艺人共同研究唱腔,切磋技艺,并且资助艺人。所有这些,对中路梆子的唱腔和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20世纪30年代,中路梆子发展到鼎盛时期。丁果仙、张宝魁、三儿生等中路梆子各派名伶相继在全国走红。
在北平(今北京)演出时,中路梆子艺人与京剧同行进行广泛的艺术交
喜欢我是白衣少侠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