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人的脑子到底进没进水这个问题巴雅尔和巴图两个人大概是找不到答案了。
不管他们心中怎么去埋汰,流程依旧还是这个流程。
接下来到了整个登基大典最重要的环节。
加冕称帝。
其实就是取下来王冠,带上皇冠的一个过程。
而对于皇冠怎么带,也是有礼制约束的。
一般而言,开国皇帝的皇冠,都是自己带上去的。
而后续的皇帝,若是老皇帝还在,那就由老皇帝亲自带上去。
若是老皇帝不在了,则会由负责主持登基仪式的顾命大臣给带上去。
若是走得太急没来得及任命顾命大臣,那就由百官之首丞相帮忙带上去。
王不饿亲自为自己带上了象征着帝王的皇冠,纯金打造的镂空造型,经过打磨处理,远远的看上去金光闪闪的。
带上了皇冠,群臣叩拜,改口大王或者王上为陛下。
尔后王不饿回到自己的位置稳稳的坐了下来。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并不是最具有历史意义的那一刹那。
而是带上了皇冠以后,对群臣的封赏。
对于大家来说,这才是最激动人心的时间。
当然,流程嘛
为了彰显汉帝国的仁义理念,在王不饿的指示下,后续的奏请顺序发生了改变。
张良从下方接过一份贴在黄色丝绸上的帛布,双手举过头顶,微微弯腰,大声道:“陛下创业伊始便心怀天下万民,陛下轻徭役,薄赋税,今治下百姓已能果腹,各业均安居乐业,值今大喜之日,臣恳请陛下大赦,以安天下”
一名内侍上前从张良手中接过那份帛布,然后小心翼翼的在王不饿面前摊开。
依旧还是老样子,内容是不会出错的,三高官官亲自撰写,每个人都检查了至少三遍的。
但王不饿还是需要故作认真的去看上面的内容,直到感觉到自己脚下踩的绳子有晃动的时候。
这才开口道:“允!”
接着就是提笔写字,然后拿出那枚从秦庭手中接过来的传国玉玺。
啪的一下。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大字便盖了上去。
盖上了这份帝国最高等级的印记,意味着这份政令已经生效,任何人都不能阻拦的那种。
而一般而言,传国玉玺是很少会用到的,一般只用于国书,册封大臣这种国家最高级别的事情上面。
一般的政令,以前是盖上丞相的大印,现在则是盖上三省的大印基本上就是最高等级的了。
至于脚下的那根绳子,是礼部侍郎亲自负责的,目的是为了卡好时间,保证这一天的流程安排不出现任何的差错。
给眼色也行,但皇帝正在看着奏疏呢,总不能一直抬头去看你的眼神示意吧?
大赦令传回张良手中,继而面向众大臣开始宣读。
大赦令并不长,主要就是为了庆祝大汉帝国的成立,赦免除死囚,政治犯罪以外所有囚犯,时间为汉三年以前被判定有罪的人。
平阴县的一众官员险些哭晕在厕所,他们早就把老底都给交了,但刑部一直觉得他们还有问题没有交代。
问两句,出去调查几天,再问两句,再出去调查几天。
最终调查出了什么结果也没人知道,反正本该在两个月前就宣判的,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宣判。
“陛下,创业伊始,曾有无数将士为其效命,今大业已成,当封赏众将士之!”流程终于走到了大家最关注的环节了。
这个结果是保密的,除了三省以外,其他没人知道谁会被封什么爵位和官职。
但这一次又不能够按照常理去推测。
因为这一次的封赏,肯定是要破格封赏的。
虽然不会一次性封到顶,最起码对于那些不太够资格的人,会网开一面的。
或者说,这是他们获得功名,最好的一次机会,也是唯一一次能采取四舍五入制度的机会。
王不饿依旧认真的看着,上面的每一份内容他都很熟悉。
这次册封的人不在少数,单是被封侯的就有二十多个。
礼部侍郎似乎也知道人数比较多,所以等的时间也更久了一些才拉动手中的绳子。
“允!”工具人王不饿依旧是一句一个字的台词,然后手起手落,八字真言啪的一声盖了上去。
张良依旧接过封册,脸不红气不喘的面朝着大臣们。
“朕自创业伊始,天下名臣接来助力”巴拉巴拉的讲了一大通前言。
又是一番对过去的艰苦岁月的回忆与怀念,对那些没能活着看到今天的将士们感到惋惜等等的。
直到旁边的内侍准备妥当以后,这才终于开始了正题。
要封赏的人太多,不可能在全部出现在一份帛布上。
先前呈现上去的,只是一份目录,目录中有对应的编号。
内侍搬来了一张几案,在礼部尚书以及萧何陈平两人的监督下开始现场办公。
内侍先是打开两份帛布,确认无误之后,分别在两份帛布上盖下了八字真言,然后将其中的一份递交给张良,另一份则放在一旁。
这是要存档的。
接过帛布,张良摊开大声念道:“张良,颍川城父人,秦二世三年于敖山效命于汉,固守敖仓今封留侯,内阁官长,加封食邑五百亩!”
念完了这份册封诏书,张良转身朝着王不饿深深的一拜:“臣谢陛下封赏!”
然后直接将这份诏书放入了自己的袖口。
紧接
喜欢大汉从吹牛开始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