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戎使团十个“谋刺楚王”的人,除了大贺居道被赎买,其他九人都在午门外处以极刑。天京百姓都爱围观,那天观看行刑,十分热闹,大呼敢伤害全民偶像楚王,活该!
有见识的则不光看热闹,还知道感叹:国家强大,皇帝和楚王爱护臣民,大家有安全感,不用再怕被“国际友人”欺负了。
还能欺负别人呢!
因为做报纸需要活字印刷技术,王梓光也和沐蕴歌,乐恕,沐广孝与沐永清几个混熟了。沐祺,沐裕两个皇子在宫里待不住,梅皇后有孕,宫里对两个皇子肯定会有一些怠慢的,又怕梅皇后这一胎出问题叫他们背锅,两个皇子请了旨,直接住到庆王府中了。
清河王,广陵王两个,因活字印刷、皇家银号等一系列功绩,品级提升,成了一字亲王。清河王成了青王,广陵王成了凌王。
王梓光带着定王家几个小王孙,就和沐祺、沐裕两个皇子混熟了。几个熊孩子也闹着要看“五马分尸”,可惜宫里有旨,未满十六的少儿都不允围观极刑,几个孩子就被家长拍一顿给拍老实了。
不过,北戎赎买大贺居道一个人头的五百万两银财物,还是惹出了小麻烦。一百多万两的金银还好办,其他带有北戎特色的宝物却不好办,入国库么又不能当钱花,卖么又不好卖。
这么点小事,卢定国不敢劳烦日理万机的楚王,就找到了凌王提了提,凌王闲聊的时候又被王梓光这个机灵鬼听到了。
王梓光就私下找到凌王,要把这事揽下来,说:“我花四百万两银子买这些东西,然后将东西卖了,所得若不足四百万两银,我也不要国库补给我,若超过这个数,那就是我的个人所得,国库也不能问我要差额,可好?”
凌王知道这小子虽活泼跳脱,但脑子聪明鬼主意多,就道:“能赚么?”
王梓光道:“您看,我国刚与西凉宣战,又处死北戎使节,如此高调却并未引起舆lùn_gōng击,反而叫好的居多,说明民心可用。我准备弄一场比较有意义的拍卖会,必能大赚。”又对凌王解释了什么叫做拍卖。
王梓光一点不藏私,因为四百万两银子的财物可不是他还是个小孩能拿下的,大头还是得凌王出。
王梓光说完,又道:“刚好新报纸也要发行,到时候登载一些广告,宣扬一二,两相有利。”
凌王想一想,眼睛发亮,揉了一下王梓光的包包头,道:“后生可畏啊。”
王梓光笑着谦虚两句,说:“我们还可以把两个皇子,青王世子拉进来,再让乐恕去说动楚王,一起入股,一起发财。”这叫大发战争财。
凌王笑眯眯得拉着“商界小天才”王梓光的小手:“锁儿,有没有兴趣跟着舅公干啊?”凌王自己的儿子,没一个喜欢经商的。
王梓光道:“我娘让我考科举,中状元做官的,”这孩子眼珠儿一转,“不过,偶尔搞搞副业也不耽误事儿,最近读书人不都提倡‘入世’与‘实干’吗?”
两个“奸商”交换了心照不宣的一眼,相视大笑。
……
商人最大的优点是“信”,第二大的优点就是“快”了,没两天,新开的报纸《京北杂闻》就刊载了拍卖行要卖北戎胜利纪念品的消息,引起舆论震荡。
要说王梓光的能力还是不错的,他是学新闻的,在古代搞宣传是真心不难,因为百姓都淳朴得太可爱了,报纸上说什么信什么。不过也因此,更不能忽悠民众,“狼来了”的小故事是蕴含天大道理的。
《京北杂闻》定位是综合性生活类报纸,新闻内容来源于沐广孝和沐永清,两人是天京城著名的纨绔,天天走马逛街,斗鸡遛狗,三教九流爱玩会玩的人他们都认识。他们登高一呼,说花钱买天京城最新的最真实的新闻,当然会有雪片一样的各种消息云集过来。
来源不麻烦,最麻烦是分辨哪些消息有价值,真实可信。一些□□就算真实,也不适合刊载。
《京北杂闻》除了地方新闻,还开了故事、养生等版面,一推出就得到天京城民众欢迎,而且价格也不贵,两个铜钱一份,看过之后若保存完好,当天还能以一个钱的价格回收,相当于一个钱一份,也允许亲友传阅。当天没卖回,积攒三份也能以一个钱的价格被回收。
因为有了活字印刷,制版印刷成本大幅度降低,可纸张的成本还是居高不下的。
由邸报副刊独立而成的大幸第一份官方报纸《每日朝闻》,现在又出现了民间第一张报纸《京北杂闻》,很快,第一张由凌王在背后支持,天京商会购买活字印刷技术,也办了第一份商业报纸《察世纪》,沐蕴歌主持的“睢园诗会”,联合天京城其他两个大型诗会成员,成立了读书人的第一份文报《书林文意》。
其他州府,也相继有许多报纸诞生,此为后话。
……
沐慈每天一大早,除了冥想健体之外,又多了个乐趣,就是看各种报纸。他看东西速度快,而且朝廷邸报,官方报纸《每日朝闻》在排版印刷时就已经使用了标点断句,以免因断句不同而对内容产生歧义。其他报纸也纷纷效仿,降低阅读门槛,更适合普通民众。
沐慈练完健体术后,就和下属在院子里的观景楼上优哉游哉看报纸吃早餐。水莲心不请自来,手脚没有再戴铁镣,只穿着单薄的白色纱衣,还能看见胸口的绷带。苍白憔悴的样子仍不掩容色昳丽,
喜欢盛世慈光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