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使是这样,一些透露出来的信息量还是巨大无比。
“而且,奥丁在惩罚女儿布伦希尔德的时候,也出现了非常零散的矛的动机!!”
“但是和低沉有力的矛的动机相比,同样的动机源头,在不同的配器以及更改了部分旋律走向的时候,居然产生了完全不同的音响效果,变得温暖无比!!”
“我头皮发麻了。”
“我也是......”
累积到现在,这部巨著中,已经出现了非常多的动机。
而这些动机,或许会两两组合形成新的暗示,或许会进行变形阐述不同的情景感情,或许会时不时蹦出来隐约的进行暗示。
就好像齐格蒙德叙述出身时,响起的瓦尔哈拉的动机!
这让鉴赏难度简直成倍上升,但更让欣赏的乐趣也成倍上升!!
就好像打地鼠一般,音乐家们的乐趣,就是紧盯着音乐,辨认出突然钻出来的熟悉动机。
而这些调皮的动机,有时候也会变换伪装,或者转瞬即逝,或者合体变成“新”的地鼠。
太好玩了!!
这些大师们越聊越兴奋。
但身边竖着耳朵偷听的人却麻了。
你们在说什么啊?!我为啥一个字都听不懂?
这......真有这么玄乎吗?
所以这两天我到底听了个什么啊?!
......
巨量的信息暗示,当然有利有弊。
就仿佛一些很是经典用心的电影一般。
在场景布置中,会有非常多的彩蛋与布置的深意,甚至暗示剧情走向,主角选择,乃至于结局。
但这些转瞬即逝的彩蛋,往往第一次观看的时候很少人会注意到。
直到后来,当有些人挖出了这些精彩的彩蛋后,再次观看起来,就会体会到一种完全不同的“爽感”,更是不由得赞叹卧槽精细。
而巨量信息的暗示,也会带来一个负面的影响。
如果第一次观看的时候,注意力被某一点吸引住,这时候出现的细节,不仅容易被忽视,还容易让很多观众产生一种.......“无关紧要的东西太多”这种拖沓感。
但毕竟,没什么东西是所有人喜爱的。
尤其是在如今娱乐风气的社会之中。
有时候,想要广度,必须适当舍弃一些高度。
而想要高度,也必须舍弃一部分的广度。
虽然可以在高度与广度的协调上能够做的很好,但毕竟也是有极值。
在追求无限的高度之时,追求哲学,思想,艺术程度之时,也总会失去一些广度。
而本身,李文音的目的,便是追求这极致的高度。
所以,这部著作的出现,天然就将高度与欣赏门槛拔的很高。
也注定了《尼伯龙根》或许会火不少选段,“插曲”。
但总体看来,整篇的歌剧就会有些小众。
可是,小众不代表没有用。
所谓“追求高度有什么用?曲高和寡自娱自乐?”的想法或许很多人都有,只不过,这样的想法是基于娱乐与生活的,并非是基于本身音乐科学与音乐艺术的。
不曲高和寡的所谓娱乐大众的作品........
越娱乐大众,死的越快,火是火了,爆是爆了,消失的速度也仿佛快枪手的一哆嗦一般,快感转瞬即逝,就好像是快餐,越轻易能得到的舒适,也更容易被人所抛弃。
而真正站在顶点,可以长久绵延传承下的东西,无一不是艺术上的至高成就,无一不是所谓“曲高和寡”的东西。
表面上小众?
但实际上影响并不在横向的人数上,而是在纵向的传承上!!
虽然有些作品可能目前的十年,只有一百人接受,但足以影响数百年甚至更加久远。
而有些作品,或许一时追捧人数破千上万,但转瞬即逝。
时间的长河里,能够留下来的,全是大浪淘沙中,筛选出来的最闪耀的金子。
这两极分化的观感与评价,这音乐家们无比战栗的反应,更能让人感受到,李文音达到的这种高度,恐怕真的是自己完全难以想象的。
“叔本华!!李文音的作品里,有叔本华的影子!!”
几名音乐家,依旧在热烈的讨论着。
“还真的,你看这两天的演出,所有角色行为的动机,还真的能概括成叔本华的lún_lǐ学思想。”
“你这么一说我才想起来,利己,恶毒,同情!!”
利己,或者说,绝大多数人们行动的根源都是利己。
比如满足生理上的一些基础需求,吃饭,睡觉。
或是心理的满足感。
个人名誉,或者道德,或者自私,或者法律法规。
而恶毒,即是嫉妒,幸灾乐祸。
这是人性无法摆脱的阴暗面,目的是希望别人痛苦,这样的恶毒无处不在,或者说人人都有。
但恶毒,会被第三种动机压制。
同情!!
这是真正的稀有道德。
就好像卢梭所言。
人们不会对比自己幸福的人产生同感,而只会对比我们不幸的人感同身受。
同情的本质就是共情,对他人的悲苦感同身受,将他人视为一体,是从真正的情感与道德出发,高尚无私。
而这第三种“同情”在一个人成分含量越高,那么道德水准便越高。
圣母是真圣母,共情,绑定,视为一体,言行合一。
而一
喜欢巨星从铁锅炖自己开始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